7月21日,記者從鄭州人民醫院獲悉,近日,一名7歲兒童因誤吞一元硬幣緊急送醫,當班醫生根據實際狀況“妙招”施救,5分鐘無麻醉、無手術取出硬幣。
據介紹,兒童誤服硬幣后,被緊急送入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急診,經醫生診斷檢查確認硬幣卡在孩子的食道中。此時,雖然誤吞硬幣萬幸沒有卡在氣管,使得患者暫時沒有致命風險,但硬幣卡在孩子食道時間越長,越容易導致水腫,不僅越來越不易取出,還有造成并發癥的風險。
按照常規治療,食道內異物通常會采用患者全身麻醉后,下硬質食道鏡或者胃鏡操作取出。但是,全麻需要患者禁食4到6個小時,而這位患兒剛剛吃過午飯,這個辦法顯然不合適。
經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衛東與副主任徐光緊急討論、會診,決定嘗試使用特殊導管為孩子取出硬幣。在家屬的幫助下,張衛東先讓孩子轉為側臥,再固定住孩子的頭部和身體,徐光將特殊醫用導管經從孩子的鼻腔通過咽喉進入食管,導管末端越過硬幣后,再向導管中注水,導管末端碰撞頂住硬幣后向外拉出導管,硬幣終于被孩子當常吐出。短短5分鐘,孩子不僅順利脫離險境,還規避了麻醉手術風險,一家人向醫生連聲道謝。
張衛東表示,救治采用的特殊導管前端帶有隱形氣囊,利用這種特殊裝置和原理,將管子插入未被異物完全阻塞的食道內,隱形氣囊越過異物后,向氣囊內注入空氣或水,使其擴張,氣囊充滿食管腔,向上拉時將異物帶出。
張衛東提醒家長,誤吞異物非常危險,食管內異物如不及時處理,可引起咽喉水腫致呼吸困難、食管炎、頸部皮下氣腫、縱膈氣腫、氣管食管瘺等情況,甚至是大血管破裂危及生命!這次采用的治療方式是建立在異物沒有尖銳的角,是圓形的基礎上,并且在食道上段,才能使用。如果食管內嵌頓的是棗核或其他尖銳物品,則需要采用全麻下硬質食道鏡或胃鏡下取出。為避免此類意外發生,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教育引導孩子,從源頭防范杜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 通訊員 盧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