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張利修生于1930年12月,19歲穿上軍裝,歷經30余載軍旅生涯,于1982年光榮離休。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樹立了“浩然正氣心系黨,宣揚歷史記黨情”的信念。
1993年開始,他義務舉辦43個紅色專題圖片展,在全市中小學校、廣場、公園、社區等舉辦流動義展2300多場,受眾達500余萬人次。他說:“只要我活著,就要把展覽辦下去,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不安現狀,辦展歷程初體驗
辦展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圖片、像章怎么擺放?怎么懸掛?風吹雨淋怎么辦?還有文字編排、書寫等好多問題需要解決。于是,他邊干邊思考,學中干、干中學。
那段時間,辦展覽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生活,每天廢寢忘食,挑燈夜戰。用了半個多月時間,展覽成功展出,受到了干休所的老干部們的交口稱贊,這讓老人感到無比欣慰和喜悅。
從那以后,張利修就決心將晚年生活寄托在這件事情上,希望通過每塊展板將黨的光輝形象講述給成千上萬的人們,傳播給青少年一代。
堅持辦展,個中滋味肚里咽
展覽前期,由于資料收集整理、圖片展板制作難度大、時間長,有的需要到有關紀念館、檔案館尋找文字史料和照片,張利修經常早出晚歸。
有一年冬天,雪厚路滑,他騎車不慎摔倒,手也擦破了,鮮血直流,把老伴和子女們嚇壞了。于是,兒女們一商量,給他買來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從此,一年四季凡是外出辦展覽,這輛車就伴他一起出行。
辦展覽資料的詳實準確最為重要,有一次為了核實一個長江三峽數字,張利修一天連著跑了6個部門,騎車往返200余里,兩次在途中遇到大雨,雖然渾身淋個濕透,但最終弄清了數據,他心里還是熱乎乎的。
2007年建軍節前夕,張利修因趕制建軍80周年圖片展連日勞作,致使他血壓升高住進了醫院,但當他接到轄區一中學要邀請他展出的電話后,他拔掉針頭就回家取圖片。
有些年輕同志會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樂呵呵的說:“圖個充實自在,有點事干,也是我再學習再受教育的過程。”
執著信念,初心使命心中記
現在,張利修老人已是鮐背之年。1993年來,張利修義務舉辦過《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等43個專題圖片展,共設計版面3100多塊,制作各種圖片18000多幅,在學校、醫院、機關、公園、社區“流動露天義展”2300多場次,觀眾達500多萬人次。
他的事跡被省市電視臺等采播46次,被省市報刊報道60篇,應邀做報告百余場。其中《八十位共產黨人的故事》圖片展還被二七區教委作為全區中小學生德育教育教材,在全區小學巡回展出10多年。
今年92歲的張利修,還經常到大中小學作傳統報告,他說,要把辦展覽和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當成自己余生的光榮任務來完成,以實際行動來報答黨的關懷和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