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產業特派員”試點制度啟動會議在信陽舉行,會上啟動濟源示范區、信陽市光山縣、洛陽市欒川縣、焦作市修武縣4個縣區20個村子作為首批試點,正式拉開我省“文化產業特派員”下鄉序幕。
今年3月,文旅部、教育部等6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探索實施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建立匯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機制。河南文化資源家底雄厚,被文旅部產業司納入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的示范區,成為率先推行“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的試點省份。
據介紹,推行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目的是以文化創意為主,引導有情懷有創意的文化工作者、產業帶頭人、設計師等深入鄉村,帶動文化下鄉、資本下鄉、產業下鄉,推動鄉村實現整體性的創新發展。文化產業特派員是鄉村“首席運營官”,開展“一村一員”特派服務,引導支持在地產業發展和文化發展,與村書記形成“雙輪驅動”,共建人文鄉村,共創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省文化和旅游廳攜手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深入4個試點地區展開多輪調研,經過數月的摸底,省文化和旅游廳遴選出4個縣20個具有豐富文旅文創資源且基礎好、活力足的村子進行鄉創實踐。隨著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的深入推進,必然帶來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
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以實施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為契機,招引優質創意機構與人才返鄉入鄉,深度挖掘和培育本土隱性鄉創人才資源,營造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人才良好生態,打造一批鄉創品牌,為河南全省乃至全國其他地區在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方面總結出“河南樣本”。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