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施一公母校: 努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希望更多人才落戶鄭州

          2022-09-09 來源:鄭州日報 分享到: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一切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支撐,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重任。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走進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母校河南省實驗中學和航天員劉洋的母校鄭州市第十一中學,聽聽老師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心里話。

          人材之成出于學,學生要志向遠大、腳踏實地

          “自律、專注、堅持,目標明確;聰明、穩當、用功,腳踏實地。”王海泉是施一公的高中物理老師,談及這位自己教過的優秀學生,他一臉驕傲。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王海泉老師回憶,一如河南省實驗中學校訓“異想天開,腳踏實地”,施一公在中學時期就是一個志向遠大,且對未來有明確規劃的學生,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從1985年施一公高中畢業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到后來出國深造又回國執教,再到離開清華大學籌建西湖大學,王海泉一直關注著施一公的發展。“作為他的老師,真是非常欣慰,也替他高興。”王海泉說,作為一名老教育人,雖然自己已退休離開學校多年,但學生永遠是他的牽掛。

          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長,存乎學校。何為人才?在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李功毅看來,專業素養固然重要,但一定是“先成人后成才”,基礎教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事業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更要立德樹人——無論你從事哪一行,首先要具備樂于奉獻、關心他人、愛國愛校愛家等基本道德素養。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希望更多人才落戶鄭州

          “學生喜歡上我的課,成人成才,是對我的最大肯定;學生取得成績,為國家做出貢獻,是對學校的最好回報;桃李滿天下,花繁葉茂多新芽,是我一生從教最大的收獲。”從1972年到鄭州大學附中(河南省實驗中學前身)任教,至2007年退休,王海泉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摯愛的教育事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希望接棒的青年教師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在王海泉看來,國家強盛,城市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吸引凝聚人才與發現培養人才同樣重要。他說,近年來,鄭州在招才引智方面出臺了一攬子利好政策,在住房工作、福利待遇、子女上學、愛人就業等方方面面實施了很多優惠措施,“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都在競爭攬才,鄭州做得非常好,大批人才的加盟助力帶動了城市快速發展”。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李功毅說,近年來,他欣喜地看到,鄭州市、河南省在杰出人才引進方面出臺了很多好政策,希望今后政府能夠與時俱進制定出更完善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落戶鄭州這方熱土,投身城市建設。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