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河南造全方位護航神十五順利飛天

          2022-11-30 來源:河南日報 分享到:

          11月29日23時08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位于新鄉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以下簡稱“22所”)歡聲一片——該所提供參試裝備58臺(套),組建15人組成的現場保障隊伍,確保航天員安全健康啟程。

          這58臺(套)“新鄉造”涉及無線電搜索定向、航天員應急通信、返回艙無線電緊急示位、綜合搜索態勢系統等多個類型,搭建了海、陸、空協同的立體化搜索定向網絡,新研裝備種類多、數量多,保障點位多、分布廣”,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的“保姆式”貼心保障。

          “新鄉造”保駕護航的核心產品,是22所自主研發的定向儀。

          定向儀不同于雷達、光學等其他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的搜索手段,采用了無線電“呼叫——應答”的工作模式,能夠全天時、全天候、無盲區對返回艙定位,不管是夜黑風高、閃電雷鳴,還是戈壁沙漠、遠海大洋,都不會影響定向儀的正常工作。

          定向儀裝備在運輸機、直升機、搜索車輛、救助船舶等多樣化的搜索平臺上,可以快速準確接收返回艙發出的“呼叫”信號,通過這個信號,就可以知道返回艙的準確位置,甚至提前了解到返回艙內航天員的狀態。

          飛船發射上升階段,這一“黑科技”有備無患。一旦返回艙在應急返回,搜救定位裝備和保障隊伍會第一時間引導搜救力量,快速抵達返回艙落點營救航天員,是確保航天員安全健康的“最強保障”。

          等到了飛船完成任務著陸回收階段,就該“新鄉造”登臺大展拳腳“唱主角”。定位儀系統高效收集返回艙的雷達、光學、導航、遙測、通信等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然后以最簡潔、友好的形式推送給搜救直升機的前艙飛行員,為搜救飛行提供精準引導;還與北京指控大廳落點預報數據精準同步,讓搜索直升機甚至在上千公里之外就能提前預知返回艙的運行軌跡,為搜索任務爭取寶貴的“提前量”。

          在執行此次任務的過程中,22所從思想動員、人員組織、設備物資等方面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成立“載人空間站工程專項領導小組”,所長親自擔任組長,整合全所優勢力量,保障神舟十五號任務在內的空間站任務順利實施。所黨委命名了“921工程任務保障黨員先鋒隊”,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任務團隊所有成員在發射前4個月就進入備戰狀態,對所有參試裝備進行嚴格質量復查,精心實施各次對接測試、訓練、演練。

          22所是國內唯一從事電波環境特性觀測和研究的國家級專業研究所,也是國際上規模較大的國家級電波環境特性觀測和研究機構之一,是獨家擁有國家電波環境觀測站網和電波環境數據資源的單位,是國家授權的電離層騷擾預報業務發布機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22所堅守“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的初心使命,以智慧著陸場建設為切入點,以產品網絡化、智能化為落腳點,通過不懈努力和技術攻關,創造了我國航天器著陸回收史上的多個第一:成功研發第一臺“車載定向儀”、第一臺“船載定向儀”、第一臺“機載定向儀”……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五號所有的載人飛行任務中,都有“新鄉造”的身影。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