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帶著一點點灰蒙的底色,黃河的風吹過開封通許的田野,有些凜冽的味道。
農戶正在地里將成熟的胡蘿卜拔出并碼放好 楊桂芳/攝
忙碌的農民顧不上這些,剛剛從土地里翻騰出來的胡蘿卜還帶著新鮮的青葉和濕潤的泥土,一把剪刀下去,蘿卜和青葉分離開來,碼成一壟、裝袋、上車,這是再熟練不過的技法。
他們希望,要趕在12月中下旬之前,把胡蘿卜賣出去。再遲,蘿卜空心脫水,市場就不收了。
冰糖蘿卜今年更冰糖,差點錯過最佳售賣期
開封90后小伙楊振南,就是蘿卜種植戶之一。“不能等了,趕緊賣了,還銀行錢!”
今年,楊振南和合伙人一起在開封通許包了320畝地,種植當下市場十分受歡迎的胡蘿卜。這里的沙質土壤,土質疏松肥沃,產出的蘿卜不僅品相好,又脆甜可口。今年雨水沒有那么豐沛,胡蘿卜尤其脆甜,輕輕折斷就可以看見果肉中間若隱的紅芯。拿著青葉去擦拭蘿卜身上濕潤的泥土,越擦拭越紅得透亮。
開封特殊的沙土地,種植出來的胡蘿卜更脆甜好 楊桂芳/攝
楊振南說,當地老百姓稱這個蘿卜品種為“紅金磚”,意味著好看好吃又能賣錢,又稱冰糖蘿卜。
但今年和楊振南一樣種植胡蘿卜的農戶們不敢奢想賺錢了,因為他們已經錯過了上個月的銷售季節。受低溫、物流等因素影響,原本早該走向各大檔口、批發市場、零售終端、電商平臺的胡蘿卜,今年只能在田地里等待,眼看就要錯過最佳收獲期和最佳售賣期。
楊振南回憶說,去年的時候自己只需要在家里等著采購商電話,談好了價格他們就上門收購,自己還要看誰出的價格更高一些才肯出手。每年四川、湖北、山東等省市來的采購商最多,采購商們甚至提前小半個月到田地里看蘿卜品相,早早下訂金“圈地訂購”。
去年,楊振南家的胡蘿卜還賣到了國外。也正是如此,楊振南才在今年去銀行辦了貸款大量種植胡蘿卜,希望再抱“紅金磚”。
但今年形勢變了,11月份物流不暢,蘿卜長在地里大家都不敢收割,這讓本該上個月就要陸續出貨的胡蘿卜,大多還悶等在田地里。
楊振南過了一個發慌的11月,他天天盯著手機,唯恐錯過了哪個電話,每天從早到晚地挨個問以往的采購商:“缺不缺貨?收不收胡蘿卜?”
一畝田地,大約能產7000-8000斤胡蘿卜,高產的時候能達到上萬斤。楊振南測算了一下,320畝地產量預計有300多萬斤,往年都已經賣了一部分,今年遲遲不見走貨,因擔心胡蘿卜在地里生長時間過長影響品相,他選擇了先從田里收一部分放在自家冷庫,可滿打滿算才儲存了500噸,剩下的只能長在地里,能賣就賣,賣不掉就任由其生長。
拼多多供貨商上門收購,“冰糖蘿卜”已登陸電商平臺
轉機出現在12月2日。
這一日,人民日報聯合拼多多啟動愛心助農“暖冬行動”,聯動頂端新聞,面向河南全省農業種植合作社、種植戶等征集應季農產品待銷信息,讓一些待銷農產品賣得更遠,銷得更好。
農戶和工人一起將胡蘿卜裝袋并裝車 楊桂芳/攝
楊振南看到信息后,馬上與平臺取得聯系。很快拼多多平臺商戶馮飛龍就和他聯系,后者到田地里查驗了胡蘿卜品相。楊振南發慌了一個多月的心,不慌了——因為后者決定“應收盡收,全力幫助銷售”。
據馮飛龍介紹,通過到地頭查驗,發現這些胡蘿卜品相很不錯。從胡蘿卜的重量、光滑度、長度來看,是消費者十分歡迎的果型,加上今年的胡蘿卜相比往年更加清甜,只要能夠幫助農戶們運出去,就不愁賣。
12月4日,剛從田地里新鮮采摘累計10噸的胡蘿卜被裝上了第一輛貨車,12月5日,一根根紅彤彤的胡蘿卜,又接連被裝入四輛貨車。它們將連夜入庫后進入分揀、打包程序,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只要在拼多多平臺下單,48小時之內,就能吃到楊振南家冰糖心的胡蘿卜了。
胡蘿卜需要經過分揀,將品質過關的商品裝箱打包 楊桂芳/攝
楊振南最近到地頭更勤了,他看到采購人員過來,先隨手抽出一根胡蘿卜,用袋子擦了擦,歡快地吆喝:“來嘗嘗,來嘗嘗,可甜嘞”。
據拼多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各地氣溫驟降,為助力一些應季、待銷農產品更好更快地出村進城,服務廣大農戶增產增收,拼多多啟動愛心助農“暖冬行動”,將推出四大舉措,發揮供應鏈優勢,在資源、流量等投入方面不設上限,盡最大能力實現產銷對接,助力農產品直連全國大市場。
一方面,拼多多平臺將上線“愛心助農”活動專區,加大流量、補貼資源包投入,推動各地應季待銷農產品拓展銷路;同時,平臺還將為參與此次活動的涉農商家提供專項扶持政策,推動更多的商家、供應商參與到愛心助農中來。
另一方面,多多買菜也將成立專項產銷對接團隊,深入各個農產區及田間地頭,從源頭為農戶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多多買菜全國供應鏈體系將打通區域限制,為待銷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在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同時,以全國化大市場優先解決各地待銷農產品的倉儲、分揀、物流等問題。
胡蘿卜已經打包完畢,通過電商平臺準備發往消費者手中 楊桂芳/攝
據了解,到12月7日下午時,馮飛龍已經收購楊振南家70多畝地的胡蘿卜,累計超過50萬斤,后續還在陸續收購中。
這次,楊振南可以安心著手過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