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從破落窮村到詩意田園——登封市趙莊村:鄉村振興風正勁,助農富民又一“春”

          2023-04-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沿著343國道一路前行,車輛轉入綠樹成蔭的三全路,一座“桃源”便赫然呈現在眼前:瀝青色柏油路面整潔開闊,青磚黛瓦特色民居林立。

          趙莊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道路

          “誰能想到七八年前,這里還‘晴天滿身土、雨天兩腳泥’,是‘窮得有名’的省級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何高峰曾在這里立下沉甸甸的誓言,“我的第一任務就是幫趙莊村摘掉貧困的‘帽子’”!

          坐落在登封市石道鄉的趙莊村,曾經人口稀少,發展滯后,除了傳統種植沒有其它任何產業項目,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

          2015年8月,何高峰來到這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進行定點幫扶,協調多方力量助力趙莊村發展。此后的八年間,又有三任第一書記胡心潔、方舟、陳瀟相繼扎根趙莊村,幫助全村65戶2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又引進產業項目,助力集體經營從無到有,實現了從“貧困落后村”到“先進明星村”的美麗蝶變。

          河南日報社(集團公司)駐村第一書記2023年3月在趙莊村委會前的合影

          從左到右為 夏遠望、徐云峰、陳瀟、胡心潔、方舟

          極目眺望,遠處山巒層疊滴翠、林海蔥郁起伏,近處農產品展銷中心品類豐富、近千畝生態林果特色種植綠意盎然……鄭州市“美麗鄉村”趙莊村如一幅山水畫卷在嵩山腳下徐徐鋪展。

          遠望趙莊村

          堅守民生底色構筑“美麗鄉村”

          朝暉透過層層枝葉,鋪灑在紅磚青瓦的墻面上。四月清晨,趙莊村內座座小院中漸聞雞鳴犬吠,村民早早開啟勞作,遠處蔥郁的青山起伏連綿,心情是說不出的放松和暢快。

          正在勞作的村民們

          從坐落在嵩山腳下的貧困村落,到如今成為鄭州市“美麗鄉村”示范村、鄭州市“美麗庭院”示范村,今年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五星”支部,趙莊村里這一切的改變,至今也不過短短四五年。“以前村里都是土路,現在變成了柏油路,花草樹木非常多,村里的文化廣場都成了游客打卡地。”趙莊村支部書記張庭棟向正觀新聞記者感慨。

          脫貧攻堅給鄉村帶來的改變是翻天覆地的,村民的獲得感也是實實在在的,成績來之不易。在趙莊村的脫貧攻堅建設工作中,張庭棟與河南日報社(集團公司)駐村工作隊一起,從民生出發,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污水管網施工等工作,為村子建設文化廣場、觀光道路。同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動員群眾從小種植、微景觀入手,讓村里的殘垣斷壁、荒坡荒園,變成各種小花園、小果園,解決了一批建筑遺留的難點問題,村落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民生基礎推進也在不斷升級。

          “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只有心里時刻想著村民,才能真正把幫扶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干出新成效。”方舟認為,要想很好鞏固脫貧成果,只有摘帽不摘幫扶、持續發力落實幫扶責任,才能夠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一方水土致富一方百姓。當趙莊村的經濟產業轟轟烈烈發展起來后,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能看到惠民利民的“影子”。“現在的村莊和之前比起來簡直大變樣。”36歲的何彥峰指著自家不遠處的鴕鳥莊園,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以前俺是在鎮上做裝修門市的,好多年都沒回來過了,村里路修好之后,俺就回來承包了黃桃園養殖鴕鳥,收益可好!”對此,張庭棟也深有感觸,“不管是農業種植合作社、農產品加工廠還是大棚果園,工廠建起來自然就需要工人,老百姓收入就會增加。”

          鴕鳥莊園夜景

          2021年,趙莊村成功入選“鄭州市美麗鄉村示范村”,進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此后的兩年間,又先后爭取各類資金400多萬元,對村里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文化廣場、觀光道路、綠色廊道競相落成。在推進文旅發展的道路上,多方捐贈苗木1000多株,河南日報社捐贈15萬元,邀請專業團隊設計的文化游園正在施工……一樁樁匯聚成趙莊村來之不易的“河南省衛生村”“農村‘五星’支部”。

          如今的趙莊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莊和山峰融為一幅錯落有致的青山村居圖。

          幫扶趙莊村的“今天”,更要助力趙莊村的“明天”。在定點幫扶單位的支持下,趙莊村成立了教育基金會資助困難學生,并在村里舉辦針對農村考生的公益講座進行全網直播,幫助眾多趙莊村學子圓大學夢,形成以“孝善、自強、勤學”為核心的“新風尚”。

          放眼望去,趙莊村里樓房鱗次櫛比、馬路寬闊整潔、春日花團錦簇,車流行人往來不絕,顯現出一派生機繁榮。“群眾看的是成效!”張庭棟感慨,“村容村貌、民房道路,民生基礎建設好了,村民的生活也好了,作為土生土長的趙莊人,我有說不出的高興。”

          合力助農奏響經濟發展“春之曲”

          仲春時節,趙莊村的“為民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經過幾場春雨的滋潤,漫山遍野的黃桃樹在驕陽下愈發明亮蔥蘢。

          看著果樹長勢良好,示范園老板王德五干勁更足。“國家大力提倡鄉村振興,我們就開動腦筋,向土地要收益。”王德五告訴正觀新聞記者,他的“為民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包含廠區5500平方米,基地種植面積600余畝,春秋棚38個,暖棚18個,葡萄避雨棚40余畝等設施農業,還有一座6048平方米的連棟玻璃育苗溫室大棚,種植品種擴展到黃桃、葡萄、草莓、西瓜等果蔬。

          王得五正在介紹暖棚種植項目

          “我們還建設了智慧農業項目,農場云管理、智能水肥一體化節能灌溉、農產品追溯、視頻監控等四大系統,電腦、手機遠程操控,品質更加優良和穩定。”王德五信心滿滿地表示,要將園區打造成黃桃、葡萄和香瓜等農作物生產引領區、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區。

          深挖鄉村特色,發展休閑農業,“為民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以果園經濟奏響鄉村振興四季歌。如今果園有固定工人20余名,都是附近村民,真正做到在推動果園發展的同時,帶動村民共走致富路。

          “為民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 黃桃園

          “三月看花、七月采果,我們還拓展了直播業務,未來通過網絡直播帶動水果銷售。”王德五期待果園的未來會像盛開的桃花般燦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產一方物。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關鍵就是要把“土特產”琢磨透:陳家門醋、罐子嶺艾草、小蒼娃芥菜、石道牛肉……這些看似尋常的登封土特產,正越來越多地出村進城,賣出好價錢。這些“土特產”里,也藏著當地鄉村振興的密碼。

          如何在“特”字上做好文章,重在突出地域特點,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產品?“登封芥菜在2021年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就像登封的武術一樣家喻戶曉,個頭圓潤,辛辣味濃。趙莊純手工制作的芥菜,有獨特的汆味,特色就是賣點。”趙莊村支部委員同時也是“墾田翁”農產品加工廠廠長的賀豪杰表示,“公司每年向周邊村民采購芥菜和其他農產品10萬余斤,提供就業崗位30個,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58萬元。”依賴著登封山林的基礎性優勢,趙莊村生產的“墾田翁”牌農產品還有純手工辣椒醬、韭菜花醬、白蘑菇醬、粉條,以及五谷雜糧等,品種越來越豐富。

          賀豪杰正在介紹當地特色農產品

          在趙莊村的農產品展銷中心大門口,幾輛旅游大巴整齊排列,游客們正在展銷大廳里進行選購,“這段時間來附近游玩的人多得很,大部分都會路過我們這兒進行一個集散,再去往嵩山、洛陽、少林寺游玩。”石道鄉農產品展銷中心負責人王帥滿面笑容,“今年我們公司要做到把游客‘引進來’,讓農產品‘走出去’,帶動群眾‘富起來’。”

          游客在趙莊村的農產品展銷中心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春風相繼吹拂趙莊村的青山綠水,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支書的帶領下,趙莊村涌現出發展特色種養產業的引領者,致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踐行者,正著力描繪著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富裕的“振興夢”。

          文旅研學打造嵩山腳下“新趙莊”

          微風輕拂的春日午后,記者見到剛剛在濮陽市參加了省委組織部舉辦的省派第一書記培訓的陳瀟。作為河南日報社(集團公司)駐村第四任書記,如何在村莊現有基礎上創新開展幫扶工作,成為她2022年12月進駐趙莊村以來一直思索的問題。

          在4個月的考察和走訪中,陳瀟將村子里現有的經濟產業進行概括匯總。“我們有種植專業合作社,500畝艾草種植基地、500畝林果基地,建立了農副產品加工廠、農副產品展銷中心。”陳瀟告訴記者,采摘休閑游和研學游逐漸興起,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她認為,文旅研學將會是趙莊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趙莊村屬丘陵中的平原,生態保持完好,交通便利,緊臨343國道,車程距鄭州西南站70分鐘,距少林寺37分鐘,距中岳廟、嵩陽書院和觀星臺也是30多分鐘,而且距洛陽龍門石窟也只有56分鐘,非常適合開發文旅研學項目。”陳瀟介紹,“剛入村后有一個月我沒回鄭州,利用周末的時間把周邊這幾個知名的旅游打卡地走了一遍,還意外地發現當地有不少紅色文旅元素。”

          在陳瀟的帶領下,“‘嵩岳之嬌’秀三月”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在趙莊村啟動。一場50分鐘鄉土味道和新時代氣息兼具的文藝匯演,演繹出嵩岳文化的獨特風情,受到當地百姓和社會各界的贊許。

          ‘嵩岳之嬌’秀三月演出現場

          雖然地處知名旅游地登封,但趙莊村的鄉親們從沒想過有一天能吃上“旅游飯”。

          其實早在2022年7月,趙莊村就嘗試開展過“研學嵩山潁源,走進甜蜜趙莊”的“小主編研學夏令營”,由漫畫月刊和駐村工作隊、趙莊村村委聯合有關機構共同舉辦。兩天時間里,來自鄭州各小學的營員們體驗了“觀山、習武、尋艾、畫石、采摘、學農、訪古”七大課程。

          圓峰文武學校學員正在進行武術表演

          無論登封圓峰文武學校教練、學員為營員們表演少林功夫;“尋艾”課程中帶孩子們走進該村500畝艾草種植基地親手制作艾草香包;還是結合趙莊村‘嵩山甜蜜果蔬之鄉’的定位,走進桃林采摘,以廣闊的田野為課堂,了解趙莊村周邊‘潁水春耕’等淵源流長的農耕文化,都是鄉村振興文旅研學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圍繞“嵩山甜蜜生活體驗地”的總體定位,陳瀟認為下一步應當重點發展研學產業,在已經形成的鄉村旅游帶動特色種植、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基礎上,充分利用登封的文旅資源和趙莊村的交通、區位優勢,以及幫扶單位的宣傳優勢,尋求多方支持,形成發展合力。

          村中老宅

          “目前村里有40來畝廢棄的老宅可以開發,附近缺乏中高端的食宿地。如果這些老宅開發成中高端民宿,便可以趙莊為支點,以石道鄉為中心,撬動整個登封市的文旅資源,吸引周邊鄭州、洛陽、許昌的市民和機關人員來這里研學,體驗農耕文化和紅色文化,感受脫貧攻堅精神。”

          4月24到25日,陳瀟將和工作隊的同志一起,帶領村兩委、黨員、村民組長以及第一批擬在村里改造民宿、開展研學的農戶和個人,一行30人外出考察學習。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將努力在研學和文創方面,打造出一個具有嵩岳特色的響亮品牌。”

          從破落村莊到詩意田園,如今在新時代廣袤田野之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春風相繼吹拂趙莊村的青山綠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和地方政府、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支書的帶領下,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帶民致富的引領者,致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踐行者在趙莊村競相涌現。鄉愁有處可依,產業升級提檔,趙莊村正著力描繪著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富裕的“振興夢”!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宋瑩玉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