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陽 通訊員 沈雪嬌 鄭冰
“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發展的目標和追求。在鄭東新區園林水務局組織開展的鄭州新區園林精細化示范段評比活動中,鄭新建投子公司興東市政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實施專業化能力提升行動,堅持“綠化+文化”努力打造“一園一特色、一園一亮點”,高鐵公園、鄭州之林、熊耳河、物流大道、德善緣、小營點軍臺等10個參賽點位,通過基礎設施改造、景觀提升、歷史文化挖掘等一系列措施,讓鄭東新區綠化煥發新活力,最終各點位成績在24個點位脫穎而出,包攬了比賽前十名!
四季如景,融合傳統文化營造浪漫意境
為大幅提升城市的魅力、活力和吸引力,興東市政匠心獨具、精雕細琢現有游園綠地,讓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進行創新性結合,打造出一批能更好地弘揚、宣傳中華文化的精致景觀小品。
沿著107輔道一路往南,綠草如茵、百花如錦的便是高鐵公園。為豐富公園景觀的文化意蘊和審美內涵,興東市政運用多元化的造景手法,讓人文精神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團結之花”展現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思想;黃角堇簇簇相擁形成氣勢磅礴的中華巨龍;瑪納斯雕塑旁栽種的草木與主路緊密連接,牢牢把握住大團結、大聯合的時代主題。
在隴海路中興路至東三環路段,興東市政突破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的限制,以“鄭州八景”之一的“圃田春草”為藍本,把文化自信融入到景觀小品中,歷經數月,還原“藪澤平鋪嫩帶煙,偶經酥雨倍芊綿”的壯美景色。
喬草互補,用耐陰地被顛覆傳統綠化
鄭州之林是藏在CBD都市叢林中的最大綠洲,但隨著喬木自然生長,茂密的枝葉遮蔽陽光,讓原林下地被逐步退化。為營造豐富的城市蔭蔽綠化區域立體景觀,興東市政以流線型設計打破直線的呆板無趣,更換栽植耐陰性強的麥冬、金葉石菖蒲等苗木,賦予空間多變性、增添景觀靈動感。同時,鋪設林蔭路、修葺坐凳石桌,以多元配色、自然組團及流水化栽植手法打造營造高山流水、美不勝收的景觀,讓人與自然更加貼近。
德善園南鄰東風渠,周邊人流量較大,但觀賞路線較短,為營造豐富多彩景觀空間,興東市政選取株型緊湊、植株低矮的麥冬植于林下,呈現出自然清秀的“喬、灌、草”相互交織景觀。其綠茸茸、充滿生機的姿態,更使景觀之間協調統一、渾然天成,打造出“步步皆景、目不暇接”的生態游園。
一直以來,興東市政始終秉持“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理念,在鄭新建投的大力支持下,興東市政“夢之隊”以繡花之功破瓶頸、攻難關,大批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極佳的“黨員先鋒隊”隊員和“青春心向黨先鋒隊”隊員率先垂范、奮勇爭先,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身一線,從根本上發現、解決問題并促進改善、提升,確保苗木長勢優良、市容環境亮麗怡人。
綠色是生機和希望,城市在綠色中可以獲得更多發展的動力與方向。作為國有企業,興東市政按照鄭東新區園林水務局工作要求,始終牢記社會責任、扛牢社會擔當,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立足本職當好“城市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