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深做實“企業服務”,近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新密分局一行人前往河南昕星金屬表面工程有限公司開展企業服務活動,對該電鍍企業綠色化改造項目進行幫扶指導。
現場查看了河南昕星金屬表面工程有限公司電鍍企業綠色化改造項目生產實況,并對該項目設計方案及隱患排查進行“回頭看”,現場答疑解難。經現場幫扶指導,企業將盡快完成設計方案的編制并提交評審;同時項目實施前要嚴格按照日常相關要求,加強隱患排查力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杜絕各種可能出現的土壤污染狀況,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鄭州探索出可推廣的“1+2+3+4”土壤污染防治經驗
為全面提升土壤環境管理水平,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鄭州經驗”;探索建立鄭州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納入原則和動態調整機制;高標準建設鄭州市土壤環境監管平臺……今年夏天,鄭州市政府發布了《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明確了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線路圖”。
按照方案,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基準年為2022年,建設時限為2022年至2025年。將按照“1+2+3+4”的建設思路,建設一個高標準信息化監管平臺,推動源頭管控和邊生產邊管控兩類示范項目,探索水土“同管”“同防”“同治”三種防控模式,形成“預防+治理”“監管+評估”的精準治污體系,全面提升土壤環境管理水平,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鄭州經驗”。
到2025年,以重點監管單位為核心的在產企業監管體系初步構建,土壤污染防治義務全面落實,建設用地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土壤環境信息化監管手段和智慧化監管能力顯著提升,土壤和地下水協同防控取得積極進展。
應納盡納,新密建設土壤環境監管平臺實時采集信息
針對鄭州市化工、鋁制品壓延等行業規模以下企業數量占比較大、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納入細則缺失等現狀,探索建立鄭州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納入原則和動態調整機制。將鄭州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發現的潛在高風險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涉及有毒有害物質且土壤污染隱患較大的企業、土壤或地下水污染超標企業、環境保護督察或各類執法檢查發現的實際排污企業等逐步納入監管,實現重點監管單位名錄“應納盡納”和動態更新。
為落實《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新密市開展了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監測,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和地下水開展定期監測。梳理重點監管單位周邊污染調查數據,初步研判重點監管單位對周邊環境潛在影響,為環境執法和風險預警提供依據。
圍繞強化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監督檢查,鄭州市要建立監管對象全覆蓋、調查環節全程序、監管手段多樣化的調查質量管理制度,編制質量監督檢查相關指南,督促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從業單位全面落實調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結合實際情況,新密市謀劃了“鄭州昕星金屬表面工程有限公司電鍍企業綠色化改造項目”。
同時,新密還將著力提升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信息化監管能力。高標準建設土壤環境監管平臺,實現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案制定、點位設置、鉆探采樣、樣品保存流轉、實驗室檢測等信息的實時采集,保障調查全流程質量控制制度的落實,有力提升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準確性,為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報告質量和結果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新密市重點企業綠色化改造為綠色發展提供了試點經驗、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有利于進一步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
鄭報融媒記者 樊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