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十年,是黃河科技學院踔厲奮發、砥礪前行的十年,是敢為人先、守正創新的十年,是開拓、拼搏、實干、奉獻的十年,譜寫了全體黃科院人不懈追求的動人畫卷,凝聚了黃科院人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科技學院全面深化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構建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提升職業發展能力為核心的學生成長發展保障體系,深入實施“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扎實推進就業工作提質增效和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這十年,黃河科技學院大力實施就業質量提升工程,堅持“一把手”工程、就業導向和能力培養為本位,促進高質量就業。
堅持“一把手”工程。黃河科技學院全面深入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構建“領導主抓、分工負責、協同推進、全員參與”的各層級就業工作促進機制,形成“一把手不放手、分管領導不松手、班子成員不甩手、各級干部伸援手”的“大就業”工作格局。建全聯動機制,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三聯系”“三掛鉤”“三考核”的“三三三”責任制度和考核機制,形成責任明確、全校聯動的就業工作促動機制和全員參與的運行機制,提升就業創業工作成效。制定了《就業工作方案》,召開“畢業生全校就業工作推進會”,主動開展針對性強的職業發展與指導服務活動。配齊建強就業工作隊伍,深化學業導師制改革,提高就業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能力。
堅持就業導向和能力培養為本位。學校明確了“服務地方,扎根基層,面向經濟建設生產管理一線,培養具有較強職業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把職業能力、敬業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校企校產合作,實施項目化教學,推進政產學研用一體,促使“專業、就業、創業”“企業、行業、產業”共融互通,學生職業適應力、職場發展力顯著提升。著力構建職業發展教育促動機制,成立了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和創新創業學院,實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學術提升”計劃,結合學生自身職業發展目標,按照“就業、創業、升學”三個方向進行分類指導,學生主動成長意識明顯提高,就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學校運用導師引領護航學生成長。作為首批河南省本科生學業導師制改革試點高校,學校積極探索高質量就業的有效載體與實現路徑,將導師制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改革、產教融合、學生發展等一體化設計,為每一名學生配備導師,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的專業學業指導和職業發展引領。
這十年,黃河科技學院矩陣化開展就業服務,智慧化拓寬服務渠道,精準化加強跟蹤幫扶,全力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強化平臺建設。學校加強校園招聘市場建設,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化“互聯網+就業”模式。積極利用線上招聘宣講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線上招聘推薦服務,利用翻轉校園、就業信息網、網上就業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抖音直播間等搭建網絡招聘與信息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協同,助力學生精準就業。還繼續深入推進“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舉辦“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企業“云走訪”活動,組織“訪企拓崗促就業 校企合作共育人”校友企業座談會。針對2022屆畢業生已累計開展8場大型網絡雙選會,專場招聘150余場,“直播帶崗促就業”活動21場,參會單位90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0余個;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共計走訪183家單位,開拓優質崗位1200余個。
強化就業指導。學校建立“理論加實踐 四年不斷線”的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教育體系,開展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就業創業教育指導,促進就業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學習深度融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堅持“離校不離心,服務不斷線”,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就業指導服務。加大送課程、送指導、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五推送”頻度,開展指導培訓、服務咨詢、心理輔導等工作,確保信息全覆蓋。積極開展“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競賽、創業計劃項目“路演精英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簡歷制作大賽、“青春榜樣 創贏未來”優秀創業學生宣講會等活動,激發學生就業實踐活動的熱情,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求職技能不斷提升。鼓勵畢業生到基層、社區、邊疆、部隊建功立業,大力推進選調生、特崗教師、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專項招錄、應征入伍等基層就業項目。不完全統計,2022屆畢業生中619名學生報名選調生;西部專項招錄報名31人;15人入選“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93人考取特崗教師;涌現21名優秀基層就業典型。
強化就業幫扶。學校精準摸排困難畢業生情況,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少數民族、身體殘疾、就業困難等畢業生群體落實“一人一檔一策”精準幫扶,堅持“重點關注、重點推薦、重點服務”。對困難畢業生采取“三三三”,開展不少于3次談心談話、推薦不少于3個有效崗位、組織參與不少于3次線上線下就業促進活動。實施“新時代新夢想”就業創業公益幫扶行動,組織的首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80名學生順利完成培訓。并且密切跟蹤離職畢業生盡快再就業,為其求職發展提供持續支持與溫馨服務。學校還針對少數“慢就業”“緩就業”“懶就業”“考研二戰”畢業生,開展就業兜底和進展清零服務。
這十年,學校堅持以生為本,落實就業優先,始終把就業創業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實現了學生滿意和社會認可的雙豐收。
黃河科技學院努力實現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為國家培養輸送出一批批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廣大校友成為學校面向社會的靚麗名片,他們立足各行各業,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將黃科院的人文精神帶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工作成效得到學生、政府和社會的一致認可與高度肯定,學校人才培養成效受到社會廣泛贊譽。
學生滿意度取得新成果。宋廣東2018年入選全國大學生基層就業典型人物,事跡被收入《大學生基層就業典型人物事跡》系列叢書,河南省僅9名;邊爽作為“了不起的護航女兵”,2018年8月被CCTV7《軍旅人生》報道;畢業生王玉俠2020年入選全國“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基層就業典型,是河南省5位入選“基層就業人物”之一;李召坤被評為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青年志愿者”;李威獲得“河南省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第一名,入選2018“福布斯30 歲以下30 位精英榜”“胡潤U30創業領袖榜”和2019“胡潤U30創業領袖榜”,成為河南唯一連續兩年上榜者;趙杰榮獲“河南省第二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馬維祥被評為“2017年全國創業英雄100強”和“首屆河南最美大學生”;涌現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全國優秀大學生村官、全國大學生基層就業典型、“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入選者、河南省最美大學生、河南省十大創新創業標兵等一批先進典型。一批學子響應國家號召,扎根基層、服務邊疆;一批學子考取國內外名校碩士研究生;一批畢業生成長為優秀企業家。
社會認可度取得新突破。黃河科技學院的就業工作這十年來也獲得很多成績和媒體關注。2010年,榮獲“全國高校畢業生預征入伍先進單位”;2013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首批“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并成為河南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5年,榮獲 “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9年,被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2022年,獲得“全國西部計劃計劃優秀項目辦”榮譽稱號等。《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大河報》等中央級和省級媒體對學校就業工作創新做法進行了多次報道。
時代大潮,浩浩湯湯;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全體黃科院人傾注了無數心血、克服了萬般艱辛,心系國計民生,推動內生發展,譜寫了中國民辦高校特色發展的輝煌篇章。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立足更高站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堅持落實主體責任,形成全員抓就業、全程促就業的工作格局,實現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貢獻黃科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