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推出20條措施促進工業經濟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

          2023-01-1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支持我市工業企業積極“走出去”,符合政策的每家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對租賃入駐工業樓宇的工業企業,符合條件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每年安排不超過3000萬元“上云上平臺”服務券,上云企業根據“星級”評定結果和產品類別申領……1月11日,鄭州市政府發布《鄭州市促進工業經濟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若干政策措施》,20條“高含金量”舉措助推工業經濟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

          看點1:支持企業力奪開門紅

          多措并舉保障雙節期間連續生產

          《政策措施》提到,我市要抓好雙節期間企業生產組織。支持訂單充足、效益較好企業統籌安排生產經營,采取錯避峰放假、調休、以崗以薪留工等方式,保障雙節期間連續生產。對2023年第一季度用電量不低于去年同期且月均用電量達到去年月均用電量峰值80%以上的滿負荷生產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支持工業企業增產增效。加大工業企業生產指導服務力度,推動企業增資擴產、提質增效。對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每增加1000萬元,獎勵2萬元,單戶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

          支持工業項目加快投資。加強對工業投資項目的精準服務,加快建設進度,推動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產。對在固定資產投資庫的工業項目,2023年第一季度累計投資達到5億元以上的獎勵30萬元;對2023年新增入庫且一季度累計投資達到10億元的獎勵100萬元,投資額每增加1000萬元獎勵3萬元,單戶企業最高獎勵300萬元。

          支持招商項目履約開工。加大對招商項目的跟蹤服務,推動意向項目盡快簽約落地,提高招商項目履約率。對2023年一季度正式簽約且開工建設的工業項目,合同投資額達到5億元、10億元、30億元和50億元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開工獎勵。

          看點2:支持企業搶訂單拓市場

          支持工業企業參加國際知名行業展會或經貿洽談會

          支持工業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支持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各級展銷會、博覽會,按照有關政策給予補貼;支持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舉辦新品發布會、宣傳推介會、訂貨會和經銷商大會等活動,按照實際場地租賃費及會場搭建費用給予5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支持我市工業企業積極“走出去”,參加國際知名行業展會或經貿洽談會,主動搶訂單、拓市場,對2022年度出口額超1億元且2023年出口額同比增長超2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增加1個百分點,獎勵5萬元,單戶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

          鼓勵工業企業擴大產銷規模。精準開展產銷對接活動,幫助企業增訂單、拓市場、穩產能。對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5000萬元及以上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對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量部分給予1%的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推動上半年工業經濟“半年紅”;對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億元及以上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對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量部分給予0.5%的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

          看點3:加快項目推進擴大工業投資

          實行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臺賬管理

          加大招商項目和投資項目推進力度。緊盯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對接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有關單位,大力搜集新興產業項目信息和招商信息,形成招商信息月報,根據各區縣(市)產業定位,精準推送。實行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臺賬管理,建立責任清單,細化任務分工,對涉及土地手續、資金保障、引進項目、落實政策等方面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明確專人盯辦,限期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確保項目快速推進。

          看點4:提高產業鏈協同發展水平

          每年評選一批“鏈主”企業

          鼓勵“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制定產業鏈“鏈主”企業評價體系,每年評選一批“鏈主”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融入產業鏈供應體系,推動構建“鏈主”帶動、鏈條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對“鏈主”企業采購或委托加工現有供應鏈內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產品、且單家企業的采購或委托加工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按照采購或委托加工額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采購或委托加工現有供應鏈體系外的新增配套的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產品、且單家企業的額度達到200萬元以上的,按照采購或委托加工額的1.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看點5:著力培育樓宇經濟

          對租賃入駐工業樓宇3年以上的工業企業,符合條件可一次性獎勵30萬元

          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支持工業企業開展樓宇經營。鼓勵全國知名商業地產開發企業、有工業園區開發和招商運營經驗的企業、有存量工業用地的企業,按照工業樓宇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投資開發建設,符合條件的,享受相關用地支持。對通過租賃方式入駐工業樓宇3年以上的工業企業,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2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通過購買工業樓宇產權,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2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的企業,在屬地經營并產生經濟貢獻后,給予100萬元、7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看點6:加快數字化轉型

          每年安排不超過3000萬元“上云上平臺”服務券

          支持應用場景建設。圍繞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打造、發布一批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可推廣性強的典型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生命科學、新材料等新技術、新產品實驗驗證、推廣應用、迭代升級。

          持續實施“萬企上云上平臺”行動。根據上云企業“星級”評定結果和產品類別實施差異化的上云上平臺鼓勵策略。每年安排不超過3000萬元“上云上平臺”服務券,上云企業根據“星級”評定結果和產品類別申領,每家企業每年最高申領100萬元。

          看點7: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行動

          持續實施涉企收費減免。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行動,按照“誰設立、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督促相關部門和地區核實處理亂收費、亂攤派及其他相關違規涉企收費問題,堅決制止各種加重企業負擔的違規行為,保障市場主體健康前行。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停征、免征、降低標準等政策,繼續鞏固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成果。

          扎實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嚴格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國務院令第728號)和省、市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有關工作部署,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建立臺賬,動態管理,依靠法治化、市場化方法,并適當運用行政手段,強化督促指導,集中化解存量欠款,提高清償率,嚴防新增拖欠。

          看點8:強化要素保障

          用好“鄭好融”平臺,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

          強化要素供給,解決企業“急難愁”問題。落實落細國家、省、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用足用好制造業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制造業專項貸款財稅金融政策;優化金融服務,用好“鄭好融”平臺,積極幫助工業企業(項目)解決融資難問題;創新工作機制,推行“容缺辦理、并聯辦理”,加快土地審批手續辦理,確保重點工業項目用地需求;加快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通過定向培養、聯合培訓等方式培育技能人才,滿足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

          看點9:強化企業服務

          全年開展“四項對接”活動200場以上

          加快政策資金兌付。對預算安排的用于工業企業、工業項目的各類獎補資金,加快下達支付進度,2023年3月31日前按程序應撥盡撥。進一步擴大“免申即享”政策范圍,簡化撥付程序,確保符合一項、撥付一項,提高企業政策獲得感。

          精準開展“四項對接”活動。創新活動形式,開展線上、線下產銷、用工、銀企、產學研對接活動,幫助企業拓市場、搶訂單,紓難解困、提質增效,全年開展“四項對接”活動200場以上。

          常態化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大各級干部走訪調研服務力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用好“親清在線——企業問題直報平臺”,實現企業訴求線上閉環辦理,線下多渠道解決,切實做到有訴即辦、有訴必辦。依托國家、省、市各類媒體,加大對我市優勢企業、優秀企業家、優質產品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我市企業、企業家和本地產品的影響力。

          本政策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至2023年12月31日,根據執行情況及時修訂完善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朱建明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