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報道版面
不負重托,履職為民。連日來,出席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們,滿懷履職熱情,結合崗位實際,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話題建真言、獻良策。
省人大代表陳秀娜:做優做強時尚產業 加快城市國際化步伐
設計的本質是創新創意創造,能夠引領產品、賦能產業、美化城鄉、支撐發展。省人大代表陳秀娜認為:“時尚代表國際化,時尚代表現代化。鄭州作為省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要肩負起建設‘設計河南’、推動城市國際化的責任和擔當。”
陳秀娜建議,要對標對表先進地區,因地制宜打造有差異化的、有特色的名縣、名鎮、名區、名企、名牌。要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萬名設計師理想家園,通過“四宜”把人才留住、把就業創業穩住、把中部時尚人才吸引住,讓時尚、文化、生活落地生根。
省人大代表郭雅峰:開展黃河文化嵩山文化主題研學旅行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文旅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省人大代表郭雅峰建議,教育部門要把中小學生研學列入教學大綱和教學安排,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強烈的歷史擔當、更加積極的行動開展研學實踐。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嵩山文化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郭雅峰建議把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黃河文化公園打造成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研修基地,積極探索具有河南文化特點的研學新模式,做研學文旅融合的促進者和先行者。
省人大代表張鳳瑞:加強師范教育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
“過去幾年,各級人大、政府對教育事業高度關注,教育事業的內涵式發展走入了全面深化的階段。”省人大代表張鳳瑞說,加快建設一流高校(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更是推動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一招。
作為從事師范教育的人大代表,張鳳瑞建議,進一步加強師范生的職前、職后教育,加大資源投入,不斷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省人大代表姚紅超:壯大平臺經濟 激活產業發展
省人大代表姚紅超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省平臺經濟主體規模不斷壯大,但總的來看,河南本土平臺經濟頭部企業少、規模總量小,平臺“引流”“駐流”能力不強。他建議,我省要篩選一批發展潛力大、商業模式新的中小型平臺企業,結合“專精特新”政策,著力構建“小巨人—瞪羚—獨角獸”的梯度培育體系。同時,加快平臺企業優秀人才的落戶、購房補貼、子女教育、個稅減免等政策的優化迭代。完善對新技術運用的激勵機制,以技術和資本為紐帶,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轉讓、技術入股、聯合開發,創新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機制。
省人大代表侯濤:做大做強地熱能產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作為新能源領域代表,省人大代表侯濤十分關注能源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地熱能是一種清潔環保能源,大力開發地熱能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他表示,在積極穩妥推進“雙碳”戰略目標的背景下,應進一步發掘地熱資源潛力,促進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侯濤建議,要加大黃河以南地區地熱能供暖規模化發展,加快黃河以北地區地熱能替代燃煤、燃氣供暖力度,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擴大地熱能在農業、畜牧業、養殖業方面的應用范圍,構建多元化地熱能開發利用格局,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省人大代表李奕萱:破除機制障礙 使惠企政策直達快享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兩個確保”奮斗目標的有力支撐,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抓手。省人大代表李奕萱建議,要一如既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強領導、優化服務、強化保障,破除機制體制障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持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讓廣大企業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省人大代表張愛停:建議出臺《條例》 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
隨著經濟發展,家政服務業迅速發展。省人大代表張愛停認為,當前家政服務行業存在行業監管難、標準執行難、培訓標準統一難、家政服務人員權益保障難等問題。張愛停建議,盡快出臺《河南省家政服務條例》,明確部門管理職責,保障家政服務業在用地、設施、人才、財政等方面的基本供給,明確消費者和家政服務人員的權利義務。加強行業規范和管理,推行家政服務標準化,實行家政服務人員持證上門服務,落實家政服務技能培訓補貼、體檢支持、人才培養力度等多項措施,促進和規范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
省人大代表李圓方: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著千萬家庭。省人大代表李圓方提的兩個建議都和青少年群體密切相關。李圓方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家庭盡責。建議相關部門積極搭建未成年人犯罪篩選平臺,建立重點“關愛家庭”名單,通過建檔立卡等方式持續關愛青少年成長。加大社會救助能力,避免青少年在出問題之后持續滑落。
省人大代表魯勝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讓企業敢闖敢干
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興業重點關注的方面。省人大代表魯勝芳認為,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河南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各種手續的辦理快速快捷,企業滿意度很高。魯勝芳建議,對前期受疫情影響,采取容缺方式辦理的事項,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加大協調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按照正常時序完成各項發展計劃。希望在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更加重視職業技能教育,加強職業技能人才的產學研對接,并盡快建立鼓勵引導技能人才到基層工作的長效機制,確保人才能夠流得動、留得下。
省人大代表喬宗旺: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為鄉村全面振興作示范
就推進鄉村振興,省人大代表喬宗旺認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現在很多農村不知道該怎么推進鄉村振興,希望政府可以分類型分層次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強化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為廣大鄉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借鑒。在產業發展上,要著力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在鄉村治理上,堅持法治、德治、自治、數治相結合,讓百姓、工商戶都能安居樂業。基層干部要充分掌握政策、用好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推進鄉村振興。
省人大代表蘇文杰:用好數字化手段提升司法工作質效
作為一名從事數字產業的省人大代表,蘇文杰表示,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的生產工具已經和人大、法檢兩院工作深度融合到了一起,有力推動了工作效率出現質的變化。蘇文杰建議,進一步深化智慧法院、智慧檢察的應用場景建設,在橫向上加強與政務數據的互通,不斷開發更高水平的數字工具,通過數據碰撞掌握案件線索,提升司法工作質效。省“兩院”也要出臺一些考核激勵政策,加大對基層的指導力度,調動基層“兩院”運用智慧化、數字化工具開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張昕 王世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