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奮力交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優秀答卷
系列評論之4?
提升城市吸引力 讓鄭州有品質更宜人
鄭 旗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吸引力,首先來自城市品質,來自環境與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城市治理搞得好,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發展。城市治理,事關城市發展、事關鄭州形象、事關群眾生活,承載著鄭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系著鄭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經濟社會全面修復的破局之年。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城市治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構圖美不美、走線順不順、針腳密不密,決定了城市運行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加持著城市的吸引力。因此,要花大力氣抓好城市治理,以更大力度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只是城市管理部門的事,更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參與。要全面開展“三標”活動,全面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行動,對標國內一流城市,落實各項工作標準。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要以“精細”繡花功夫,繡出鄭州“顏值”。大城市要有高“顏值”。要加快推進城市“凈化、序化、綠化、亮化”,持續深入推進“美化、優化、文化、人性化”。新年新為,大干快干,消除“臟亂差”,繡出高“顏值”。要著眼長遠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景觀、營造立體豐富的城市美學體系,提高政府管理調控能力、多種形式擴大公共服務供給,注重將文化元素植入城市管理、分類打造特色街道,堅持規范管理科學疏導、強化柔性管理溫情執法,努力打造整體整潔有序、局部詩情畫意的城市形象。
要以“精細”繡花功夫,繡出鄭州智慧。大城市要有大智慧。要深化城市更新行動,堅決改變過去城市發展重“外延”輕“內涵”、重“面子”輕“里子”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高標準打造城市“里子工程”。用好網格化機制,形成高頻事項自動發現、派單、處理、反饋、評價閉環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網格化、網絡化、智能化、現代化水平;完善群眾參與機制,全面推廣“隨手拍”舉報監督機制,讓群眾參與成為加強城市管理的“關鍵環”,倒逼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形成“人人是城市形象、人人維護城市形象”的良好社會氛圍;完善督查考評機制,用好智慧城市數字系統,形成奮勇爭先、競相出彩的工作局面,切實把城市管理好,更好服務人民群眾。
要以“精細”繡花功夫,繡出鄭州情懷。大城市要有大情懷。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系統性重塑行政審批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依法保護產權、建設信用河南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持續激發鄭州發展動力活力。只要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要素保障、服務企業發展、促進市場消費、持續集聚人才,就一定能激發和強化人民群眾、市場主體、社會各界對鄭州發展的信心,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新的一年,矢志先行示范的鄭州,要拉高標桿、激發斗志,用好寶貴時間窗口,增強“敢向高的攀、敢與強者比”的魄力,自覺放在國際先進城市中去考量、放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和全國一流城市中去審視,明確追趕的標桿和目標,以“不服輸”的拼勁、“肯登攀”的干勁,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當好全省“領頭羊”,跑出爭先進位 “加速度”,在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上率先“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