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關愛生命 救在身邊”慈善捐贈儀式在我市舉行,北京杰凱心血管健康基金會向河南省紅十字會捐贈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儀AED。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起搏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指出,我國每年約有心臟性猝死人員54.4萬人,平均每天1500人左右。植入ICD,即“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是預防心臟性猝死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風險人群中,ICD植入還比較低。相信“心臟性猝死綜合防治(PSCD)項目全國巡講-河南站”啟動后,一定能夠提高心臟性猝死綜合防治水平,造福更多的患者。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起搏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提指出,心臟猝死已經成為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通過院外AED普及、院內ICD推廣、大眾科普宣傳,將全面提升心臟病防治水平,減少猝死發生。
河南省紅十字會秘書長劉瑞勇介紹,我國對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工作越來越重視,《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把“鼓勵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列為重點任務,明確提出到2030年將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提高到3%以上。
近年來,省紅十字會聯合省直文明委在省直機關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進機關”等活動;籌資為鄭州市地鐵所有出入站點配備包括AED在內的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454臺,向我省公交車、網約車司機等高頻出行人群免費發放20萬只便攜急救包,在少林寺等省內14家5A級旅游景區建成紅十字應急救護站,大大提高了群眾出行的應急救護保障水平。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 通訊員 邢永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