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開欄的話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兩會部署的攻堅之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落腳點是產業發展。從即日起,鄭州報業集團將緊緊圍繞“穩經濟 促發展 強信心”這個核心思想,全面梳理報道鄭州市重點發展的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記者深入生產一線,采訪產業工人及企業管理人員,對話專家學者,報道官方最新扶持政策,深度呈現鄭州工業大步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生動實踐。
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的近七分之一,客車產量占全球八分之一,中鐵裝備盾構機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鄭煤機集團液壓支架的產量、數量、品種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冷鏈食品行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體外診斷系列產品總體規模居全國前列……
一系列叫響全國、蜚聲全球的制造業品牌,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鄭州。
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鄭州形成了門類齊全、技術能力較強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規模保持河南省首位。擁有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38個,工業企業1.6萬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97家。
如今,鄭州工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
這幾年,在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市工業戰線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加快實施換道領跑戰略,狠抓“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鄭州市工業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產業特色更加鮮明,質量效益大幅改善。
800輛宇通新能源客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發車儀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馬健 圖
去年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
近三年,鄭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6.94%。2020年增速達到6.1%,居國家中心城市第2位,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7位,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7位。2021年達到10.4%,居國家中心城市第6位,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9位,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15位。2022年達到4.4%,居國家中心城市第4位,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13位,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15位。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工信局了解到,近年來,鄭州市先后出臺實施《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鄭州市“十四五”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規劃》《鄭州市實施換道領跑戰略行動計劃方案》《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6+1”專項政策等綜合性規劃、政策20余個,明確了我市工業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加大對新興產業發展、企業做大做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大力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全市工業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
目前,全市重點發展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2022年,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實現“四升兩降”,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現代食品產業均實現同比增長,共拉動全市工業增長6個百分點;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83.3%,創歷史新高。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等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勢行業和企業。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的近七分之一,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基地,客車產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人造金剛石國內市場占有率20%,耐材年產量占全國30%,冷鏈食品行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鄭煤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礦綜采技術和裝備供應商,中鐵裝備盾構機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六大主導產業影響力不斷增強
汽車產業是鄭州市確定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汽車產量占全省的80%以上。鄭州市擁有宇通客車、東風日產鄭州工廠、鄭州日產、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海馬汽車、少林客車等6家整車企業。裝備制造產業:裝備制造業是鄭州市戰略支撐產業之一,目前,鄭州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400余家,主要有通用設備制造業156家、專用設備制造業247家,在中鐵裝備、鄭煤機等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下,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700億元。
現代食品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六大工業主導產業和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擁有規上食品工業企業141家,產業整體規模近1000億元。其中,速凍食品行業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鄭州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研發基地和物流中心,棗制品行業規模全國第一,方便面行業約占全國20%的市場份額。
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是我市工業六大主導產業之一,擁有中鋁鄭州、豫聯集團、明泰鋁業、萬達鋁業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全市規上企業127家,初步形成了“煤—電—鋁—鋁加工—鋁終端制品”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鋁板帶箔加工生產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鋁工業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來,鄭州努力培育優勢產業,將電子信息作為“一號產業”打造。鄭州市集聚了以超聚變、富士康、漢威科技等為龍頭的600多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了智能終端、計算終端、智能傳感等新興產業鏈條,著力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2022年手機產量1.54億部,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漢威科技的氣體傳感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70%。
新材料產業,我市形成了高端耐材和超硬材料兩大優勢,全市耐材年產量占全國30%,占全省65%,是全國最大的新型耐材基地;2022年全市人造金剛石產量達23.9億克拉,立方氮化硼聚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超過80%,立方氮化硼單晶產量超過70%,精密加工用超硬材料工具產量超過30%。
我市的生物及醫藥產業,小容量注射劑領域領跑全國,年產能達80億支,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體外診斷系列產品總體規模居全國前列。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徐剛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