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日從中國中醫科學院獲悉,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共采集植物標本150萬余份,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3個新屬和196個新物種(包括種下分類群)。
這些新發現中,還有對老一輩科學家發現的疑似新物種確認而來的新物種。例如務川人字果,是在對貴州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標本整理中發現一份有疑問的標本后,通過幾次實地核查、標本采集、鑒定以及譜系分析,被確認的新種。
這些新資源的發現,還還原或糾正了中醫藥傳承中的一些偏差。例如西藏苦枸杞的發現,結合對枸杞子的研究,就厘清了枸杞子從《本草原始》中記載為“味苦、性寒”,到現在《中國藥典》中記載為“味甘、性平”的原因。這些發現,推動踐行了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