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四個過程。提起死亡,許多人都會覺得沉重避而不談,其實人群死因信息是衛生學和人口學的重要數據,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變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近日,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我市2022年戶籍居民死因監測數據進行了分析。
總人群死亡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為1.43。從年齡組看,0-4歲組中圍生期疾病死亡比例最高,5-44歲年齡段傷害死亡所占比例最高,45歲以上年齡組主要死因是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
心臟病是我市居民的“頭號殺手”
心臟病在我市居民死因順位中排第1位,占全死因的34.11%。我市居民死因順位前5位依次是: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和傷害。其中僅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占全部死亡的71.43%。
肺癌居我市居民惡性腫瘤死亡首位
全人群惡性腫瘤死因順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直腸肛門癌和食道癌。
男女惡性腫瘤死因順位前5位略有不同。男性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直腸肛門癌和食道癌;女性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結腸直腸肛門癌、乳腺癌和胃癌。
交通事故是造成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傷害死亡分類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占傷害死亡的32.32% ,其余依次為意外跌落、自殺、意外中毒和溺水等。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威脅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損傷和中毒”“傳染性、母嬰及營養缺乏性疾病”三大類死因分類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占總死亡的88.06%,其次是損傷和中毒占總死亡的5.60%,第三位是傳染病、母嬰疾病和營養缺乏性疾病,占總死亡的5.05%。
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慢性病可防可控也可治,它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肥胖、過量攝入食鹽、血壓升高和血糖升高等。預防和控制慢性病,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等。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劉書芝 邢進
通訊員?郭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