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土豆。
在“天價土豆”風波中宣告下架的富硒土豆,不到一個月之后更名為“烏蘭察布土豆”重新上架,這讓巴奴再次因為土豆陷入輿論旋渦當中。
為何要再一次讓自己因為一顆土豆站在風口浪尖?杜中兵說,“因為它還是一顆好土豆!”
為此,巴奴于5月9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舉辦“烏蘭察布土豆”原產地溯源發布會,巴奴創始人杜中兵攜手“土豆博士”劉杰以及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副旗長賈瑾,圍繞著這顆土豆,講出了他們的故事。
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好土豆的背后是巴奴的初心
“我和劉杰博士,是在2021年的一次農業板塊課程上認識的。”沒有多余的開場白,杜中兵直接在發布會現場講述了當初選土豆的故事。
隨后,“土豆博士”劉杰將十幾種土豆樣品送到了巴奴店里。“那是我一生當中吃土豆最多的一次,我不愛吃土豆,但那次整整吃了三盤土豆。”杜中兵說,最終在這些土豆中,他選定了一顆土豆——也就是現在的“烏蘭察布土豆”。
“一般情況下,我選的東西都會先自己去品嘗,試試感受如何,這是最直觀的。”杜中兵說,這也是他成立巴奴22年來,一直堅守產品主義的初心。
“當時我開火鍋店,是因為家人和朋友都愛吃火鍋。”杜中兵在發布會上說道,“但是一進火鍋行業以后才發現有多糟糕,市場上的很多菜品都是用火堿發制的,比如毛肚、黃喉、鴨腸等。這樣的菜品我能給自己家人吃嗎?當然不能!”
于是,便有了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發制毛肚、沒有添加劑的茴香小油條、冰天雪地里長出的笨菠菜,以及現在處于風口浪尖上的烏蘭察布土豆,這些呈現在巴奴餐桌上的經典菜品,都源自于杜中兵的初心。
“最近巴奴上了很多次熱搜,終于讓我們把富硒土豆改成了烏蘭察布土豆。”杜中兵說道,“我們除了要做一個好的火鍋店,我們更希望顧客在店里體驗到原產地的食材,這樣也能支持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土豆還是那顆好土豆,這也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適合涮火鍋的土豆。”杜中兵說。
“土豆博士”劉杰:三萬份品種選出烏蘭察布土豆
“與‘土豆博士’劉杰合作,富硒土壤種植,富含硒元素。”這是巴奴專門為土豆所寫下的注腳。
這一次“天價土豆”風波,也讓“土豆博士”劉杰為人們所熟知——曾就職于中國農科院、國家馬鈴薯品種區試主持人,于2015年眾籌成立了華頌種業,致力研發“好吃的土豆”已經近20年。
杜中兵堅守產品主義,“土豆博士”劉杰懷揣“讓更多人吃上好吃的土豆”的初衷,兩人一拍即合。但是,當劉杰為杜中兵寄去了十幾種土豆樣品,其中有紅皮紅芯的紅土豆、黑皮黑芯的黑土豆,杜中兵卻都不是很滿意。“我喜歡內容,不喜歡形式。”杜中兵說。
最后,經過不斷地尋找,劉杰終于從三萬份品種中選出了烏蘭察布土豆——不僅好吃,還富含硒元素和各種微量元素。
“杜中兵對食物的要求不同一般,不止于‘好吃’就夠了。”劉杰在發布會上表示,由于巴奴的要求相當嚴苛,因此雙方在合作上磨合許久,“不過這也倒逼我們上游食材企業,能夠研發出更多符合市場的產品,我們也歡迎更多的企業向我們提要求。”
而對于此次巴奴“天價土豆”事件中出現的土豆硒含量的問題,劉杰也給出了一些解釋。“硒這種元素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元素,但如果硒過量對人體反而不好,所以我們跟巴奴一樣,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我們土豆的硒含量,都是能夠達到國家標準的。”劉杰說道,“其實如果一味追求高的富硒含量,是可以通過施加硒肥來提高指標。但是為了健康,為了自然,所以我做了選擇,不用硒肥,而是用富硒品種的能力,從富硒土壤里自然的吸收硒元素,達到國家標準。”
副旗長賈瑾:巴奴將讓更多人看見烏蘭察布
陰山腳下,海拔1400米、北緯41度黃金產區、平均18.8度的冷涼氣候、肥沃疏松的沙質土壤,孕育了綿沙可口的烏蘭察布馬鈴薯。
這里,就是巴奴“烏蘭察布土豆”的出生地。也是杜中兵和劉杰認定“一顆好土豆”的底氣所在。
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者政府副旗長賈瑾表示,馬鈴薯產業作為烏蘭察布市的一項主導產業,正是與巴奴這樣的餐飲企業達成合作,為當地土豆增添了知名度和含金量。
“希望通過華頌種業和巴奴毛肚火鍋的交流合作,打響察右前旗馬鈴薯品牌,讓更多國內外客商和企業家朋友走進察右前旗、了解察右前旗、投資察右前旗。”賈瑾說道。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樊無敵? 李珂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