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感謝黨恩、回報社會,我志愿將自己的遺體、器官、組織無償地奉獻給祖國醫學科研行業,為我國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貢獻最后一份力量。”這是賈敏彩女士在遺體捐獻志愿書里寫的內容。
5月17日,上街區視障人士賈敏彩簽下了《遺體捐獻志愿書》,完成了申請登記手續,區紅十字會為她頒發了榮譽證書。“我覺得人死百年后就是一副驅殼,不如為醫療事業做點貢獻。我也想以這樣的方式回報社會。”賈女士說道。
賈女士今年53歲,2002年是婚后的第一年,便因腦部疾病壓迫神經導致視力一級殘疾。盡管如此,賈女士仍然很樂觀地對待生活。偶然一次聽廣播時,她了解到了遺體捐獻,當時她就有了捐獻遺體的想法。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丈夫后,卻遭到了丈夫的強烈反對,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反復向丈夫講述遺體捐獻的意義,希望丈夫理解她、支持她。在賈女士的強烈堅持下,丈夫最終同意了她的要求。
“因為我是個因病致殘的人,所以我更看不了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總想幫一幫他們。”賈女士對記者說道。在溝通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賈女士喜歡松樹和柏樹,問其原因,她表示因為松柏常青……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是熱烈且自由,赤誠又勇敢。
“大愛無言,奉獻無聲,是對每一位人體器官捐獻者最好的詮釋。希望社會各界尊重每一位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的選擇,積極傳遞愛,弘揚正能量。”上街區紅十字會秘書長賈峰說道。
鄭報全媒體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張妍妍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