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1.5萬元三角債起糾紛,寫橫幅、拍視頻……維權變侵權!

          2023-06-0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三人因為生意上的來往,因為1.5萬元產生三角債,其中一人心里惱火,在廣場上寫橫幅、拍短視頻發給張某和李某。張某認為其名譽權受損,將郭某告至法院。今天,記者獲悉,河南省永城市法院判決郭某停止侵權,刪除短視頻并銷毀橫幅。
          案情:三角債引發維權變侵權
          張某和李某合伙做生意,2019年12月郭某與張某簽訂護欄加工合同,約定郭某為張某和李某加工護欄,郭某的工錢也由張某和李某二人支付。其間,郭某和李某另有其他生意往來,郭某尚欠李某1.5萬元工錢未結,張某對此毫不知情。后李某支付郭某護欄加工工錢時,直接扣除郭某欠其的1.5萬元,郭某認為一碼歸一碼,遂直接向張某索要1.5萬元未結尾款,不知隱情的張某一口回絕。郭某心里很惱火,遂在廣場上寫橫幅,并拍成短視頻,通過微信發給張某和李某。張某認為其名譽權受損,一紙訴狀將郭某告至河南省永城市法院。
          承辦法官洪小輝閱卷后,及時與雙方當事人溝通。考慮張某系外省人、生意很忙,來回出行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都很大,且視頻僅轉發兩人,未造成不良影響。遂耐心組織調解,承辦法官反復告知郭某,其索要工程尾款沒有錯,但其選擇方式是錯誤的。其在白色麻布上書寫張某姓名等內容并拍成視頻,損害了張某的名譽權,但郭某非常執拗、拒不道歉。盡管調解無果,但雙方情緒在調解中都慢慢穩定下來。
          法院審理認為,郭某在公開場合書寫橫幅但并未懸掛,雖拍攝視頻但僅發給與糾紛相關的張某和李某,并未使張某社會評價明顯降低,但郭某討要工錢方式明顯不當,有違公序良俗,應及時刪除所拍視頻并銷毀橫幅。依照《民法典》第1024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等規定,判決郭某立即停止侵權,刪除其拍攝的短視頻并銷毀橫幅。判決后雙方服判息訴
          說法:莫讓維權變侵權
          永城市法院高莊法庭副庭長洪小輝表示,此案警示我們,即使權利受損,維護自身權益時,也應選擇合理合法方式,而不能盲目沖動,用違法方式進行維權。否則維權將變成侵權,受害人將演變成侵權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張東杰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