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成鏈 建圈強鏈 上街區無人機產業“飛”出新高度
初步形成產品研發、農林植保、應急減災等發展格局
重點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昨日上午,記者在鄭州國家通用航空綜合示范區了解到,該示范區正全力搶抓工時進度,掀起抓項目、強投資、增動能的熱潮。另外,示范區內,各式各樣的無人機盤旋上空,時而俯沖、時而高飛……最新研發的無人機琳瑯滿目,三和航空、嘯鷹航空、鯤鵬通用航空等多家無人機企業的新產品在這里通過測試,成功量產,走向市場。
“項目為王”讓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在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的幫助下,我們公司的項目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已于今年5月順利復工。截至目前,1號樓順利進入地上一層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相信今年底前就能主體封頂。”鄭上科技創新園項目負責人雷孝董介紹說。
據了解,鄭州國家通用航空綜合示范區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中國氣象局人工增雨和科學實驗鄭州基地項目、河南省航空運動管理中心機務維修車間項目已建成投用。河南豐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機庫擴建項目正在竣工驗收,鄭州臨空科技園有限公司鄭上科技創新園項目、鄭州市綜合性應急救援保障基地等項目正有序推進。今年以來,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結合省市“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通過責任分包、精準服務等系列措施,全力推進鄭州通航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今年4月,中熙股份光伏發電及儲電項目急尋合適的廠房打造光伏儲能設備生產線,管委會了解情況后積極協調園區閑置廠房供其使用,并為其帶來大量光伏生產訂單,目前廠房租賃協議正在簽訂。如此一來,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又大大方便了企業,進而推動項目高效落地。
“下階段,我們將以爭創‘金牌服務員’為抓手,持續做好精準服務,做到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務保障,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管委會負責人表示。
“鏈長制”推動無人機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當下,無人機行業炙手可熱。全國無人機消費級的產品穩居國際第一梯隊,銷售份額占全球70%,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上街區特色產業,上街區目前共有無人機企業12家,從2016年發展至今,已初步形成涉及產品研發、農林植保、教學巡檢、應急減災、飛手培訓、教育研學等產業鏈融合發展格局,無人機產業鏈也被確定為上街區九大重點產業鏈之一。
每一條水域都有自己的“河長”,他們各自履職,讓源源之水有序穿行。產業發展與江河湖海一樣,只要規劃合理、引導得當,一條長長的產業鏈條所經之處同樣可以“沃野千里”。在“鏈長制”的推動下,上街區無人機產業進入加快發展的新紀元。
S100城市消防款無人機是三和航空歷時兩年不斷測試、驗證,累計飛行總時長超3000小時后定型生產的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主要服務于應急、消防、森林滅火、物資投送、后勤補給、工程吊裝等行業。但由于企業專注于自主研發,推廣方面不盡如人意。“鏈長制”牽頭單位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溝通協調、搭建平臺,多措并舉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依靠政府部門搭建的交流平臺,S100的對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現已在近10個城市進行推廣。目前,S100在城市高層樓宇消防的應用大幅提高,預計今年會推向全國幾十個城市。不僅如此,鄭州通航試驗區管委會還正在積極支持我們SG500的生產研發。”三和航空總經理白旭陽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鏈長制”實施以來,管委會結合既有無人機產業優勢,聚焦“建鏈、延鏈、強鏈”目標,繪制“五圖譜+五清單”,創新實施“七個一”無人機產業布局,積極搭建無人機產業鏈發展平臺,加強企業間合作交流,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完善的無人機產業生態圈。截至目前,引進了“河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洽談無人機制造”超億元項目,創新開展首屆河南航空植保嘉年華,承攬意向訂單1.5億元。
“建圈強鏈”推動無人機產業熱起來、飛起來、強起來
在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巡檢調度平臺,通過無人機搭載的高清“天眼”俯瞰上街,一幅魅力新城的城市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巡檢調度平臺目前主要應用于城市管理領域,為城市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提供服務。通過植保嘉年華的舉辦和管委會的推介,我們的業務面將進一步拓展到農林植保領域。相比去年,今年業績能提升30%以上。”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王澤洲說。
在無人機足球場內,一場3V3無人機足球對抗賽激戰正酣,引得前來研學的青少年連連叫好。“我們之前的研學項目比較單一,‘鏈長制’使我們企業之間的聯系不斷加深,實現資源整合。比如我們可以借用其他企業飛機、教學產品,或者是管委會的機庫進行教學,這樣我們的路線就會更加有趣。”王澤洲告訴記者,“鏈長制”有效避免了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讓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結合得更緊密,尋找相關產品變得更為容易,實現了產業鏈的良性循環。同時,可以幫助企業了解最新技術和政策,有效避免市場的滯后性,防止閉門造車。
站在無人機風口之上,建圈強鏈正逢其時。“上街區將繼續立足無人機產業‘建圈強鏈’目標,依托省通航協會、省航投集團等專業化力量開展上門招商,依托品牌優勢和產業優勢,搶抓人工智能、5G新基建機遇,積極申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打造‘研發+制造+服務+應用’深度融合的專業無人機產業園區,全力推動無人機產業熱起來、飛起來、強起來。”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劉帥 馮佳雯 李鄭陽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