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可謂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高度近視患者(近視600度及以上),人數已超過7000萬,正因為近視太普遍了,很多人都沒把它當回事。
然而,病理性高度近視不僅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還可能致盲。
近日,鄭州尖峰眼科醫院來了一位特殊患者,她哭著走進門診,向劉保松院長求助。
花季女孩雙目近盲
靠聽力堅持完成學業
在鄭州尖峰眼科醫院診室,剛滿18歲的靜靜(化名)向劉保松講述了自己“不平凡”的經歷,靜靜從小學開始視力就不太好,而且度數逐年加深,上了高中后,視力更是下降的厲害,不戴眼鏡幾乎是“半盲”狀態。為了能讓靜靜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家人帶她四處求醫,但卻被很多醫生拒絕,“手術風險太大,放棄吧!”這是一家人聽過最多的話。
而靜靜很爭氣,沒有因身患眼疾而放棄自己,坐在教室第一排也看不清整面黑板的她,幾乎是靠著聽力完成了學業,并且還以優異成績在今年高考考入二本院校。
劉保松聽之惻慟,立即安排靜靜進行視力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后,他發現,靜靜眼軸比一般人的要長,有32mm,加上她的晶體是球形晶體,實際上她的近視度數應該在4500度左右。
“這么高的度數,連眼鏡都很難配到,很難想象,這么多年她是怎么熬過來的!”劉保松感概的說。
醫生挑戰高難度手術
女孩視力從0.05達到0.6
病理性近視是以屈光度進行性加深、眼軸不斷增長、眼內容和視網膜脈絡膜組織進行性損害引起視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眼病,是常見眼病之一。
劉保松介紹,病理性近視主要表現在視功能障礙方面,眼球變大,有些患者甚至看不到視力表,只能看到驗光師手指的數目或手的運動。另外,一般的單純近視眼在一定年齡以后,近視度數就不再加深,但病理性近視眼的近視度數總是不斷加深,甚至一輩子都不能停止。患者也會常伴有眼痛、頭痛、惡心、失眠等癥狀,有的患者甚至不能接受配戴眼鏡矯正。
由于靜靜的眼軸特別長,還伴有玻璃體液化,手術風險很大,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術中視網膜脫落而致盲。
考慮到患者及家屬的殷切期望,劉保松團隊為靜靜精心設計了手術方案,在專家團隊的巧手之下,術后靜靜裸眼視力達到了0.3,戴鏡視力竟然恢復到了0.6,人生仿佛煥然一新,她也終于露出了久違自信的笑容。
出現癥狀要警惕
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大家現在可能對普通近視都比較了解了,但是不太了解病理性近視這個問題,有些患者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若不及時進行正規治療,其眼底視網膜可能會出現病變,嚴重的會導致視力不可恢復的損傷,甚至會因此失明。”劉保松介紹說:“目前,靜靜的術后視力突破了我們的預期,恢復非常好,她也變得非常開心和自信,和術前狀態完全不同。”
18歲的靜靜以后會有更加燦爛的未來,她說:“眼睛是我們最寶貴的器官之一,視力也是我們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通路。如果出現眼病,一定要提高警惕,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避免很多困擾,如果我早點遇到劉保松院長,可能我的生活和學習就會大不一樣。”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