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大棚培育的都是砧木苗,那幾個大棚培育的是茄苗,再過10天,這些茄苗將嫁接在砧木苗上,然后發往云南、廣東等地。”9月14日上午,中牟縣刁家鄉汴家村西,汴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育苗基地,一部分大棚已經投入使用,一部分大棚正在施工,記者在汴家村黨支部委員汴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胡士偉的引領下,參觀該合作社基地的育苗大棚。
汴家村位于中牟縣、開封和尉氏三縣交界處,刁家鄉政府東北12公里。全村由一個(汴家)自然村組成,共3個村民組,總人口1290人,轄區總面積3550畝,其中耕地面積1900畝,林場地1200畝。主要種植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蒜等,其它經濟作物有蔬菜、西瓜。
胡士偉2007年畢業于河南省農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在中牟縣韓寺鎮開了一家農資經銷門市,韓寺鎮是中牟縣果蔬種植大鎮,村村種瓜、戶戶種菜、胡士偉的農資門市生意火爆,但由于很多菜農缺乏育苗技術,造成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不少問題,甚至有菜農懷疑胡士偉賣假種子。“就是從那時萌生了建立育苗基地的想法,要為菜農們培育好菜苗,健康菜苗。”胡士偉說,2015年,胡士偉在汴家村建立了“建園苗圃有限公司”,育苗面積3000多平方米,2017年,公司搬遷至中牟縣韓寺鎮南崗,擴充育苗面積約20畝,“南崗育苗基地規模小,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了,所以在鎮黨委鎮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下,今年6月,我將育苗基地搬回了汴家村。”
據汴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小六介紹,汴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育苗基地總面積約200畝,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棚有13個,棚內育苗包括辣椒、西紅柿、豆角、西藍花、茄子、西瓜等一二十個種類,遠銷沿海,近銷中牟縣周邊縣市區以及中牟縣域內各鄉鎮各行政村。
“目前合作社已接手訂單60多萬元。”旁邊的汴家村村委委員胡丁輝補充說。
胡士偉告訴記者,目前育苗基地的技術員和員工都是汴家村和鄰村的群眾,“一是他們都懂得種菜技術,二是基地距離各自的家都近,家里地里都能兼顧。”一個正在干活的員工說,育苗基地干活分淡季和旺季,淡季一天來一二十個人干活,一個人一天掙100塊錢;旺季一天最多需要五六十個人來干活,一個人一天能掙一百多塊。
“能讓鄉親們都能在家門口干好活兒掙到錢,這也是我建育苗基地的初衷之一。”胡士偉說。據了解,汴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育苗基地是迄今為止中牟縣最大的育苗基地。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朝暉 通訊員 馬浩強 李記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