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作為第六屆中國(鄭州)國際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暨2023金剛石產業大會的分論壇之一,“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在鄭州召開,與會的專家學者們思維碰撞,交流探討相關技術成果,共話行業發展。
“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現場。楊放 攝
來自遼寧科技大學的韓冰教授現場分享了《磁場輔助復雜表面特種光整加工技術及應用》的主題報告,介紹了磁粒研磨技術和磁針磁力研磨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同時,他還介紹了磁場輔助復雜表面光整加工技術的基本理論,包括基本工作原理、力學模型和數值模擬仿真方面的研究成果。
9月19日,“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上,遼寧科技大學教授韓冰在演講。楊放 攝
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的田業冰教授,致力于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高效精密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究20余年。在論壇上,他分享了《難加工材料磁性剪切增稠拋光技術研究新進展》的報告。報告研究成果為解決磁場輔助拋光技術拋光難加工材料所面臨的去除均一性差、表面完整性差、加工效率低等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9月19日,“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上,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田業冰在演講。楊放 攝
來自湖南大學的陳根余教授,專注于智能制造技術及其智能激光加工高端設備的研究。他在論壇上分享了《智能激光修整超硬材料砂輪》的報告,介紹脈沖激光燒蝕超硬磨料砂輪機理,深入講解激光與材料作用過程,分析了各種激光參數對砂輪材料去除率、砂輪精度的影響,研究出針對不同砂輪的最佳修整方法。
9月19日,“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上,湖南大學教授陳根余在演講。楊放 攝
來自河南理工大學的高國富教授作了《Ti—AI金屬鍵化合物超聲加工技術進展》主題演講。他提到,Ti—AI金屬鍵化合物作為一種高溫高強輕質的稀有合金材料,是現階段最有希望替代鈦合金和高溫合金成為制備航空發動機高性能構件的下一代新材料。
9月19日,“特種加工與多能場復合加工技術”論壇上,河南理工大學教授高國富在演講。楊放 攝
最后,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鄧輝副教授作了《面向大口徑金剛石的載能束融合超精密加工工藝鏈》的演講,介紹了相關加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