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牟縣婦幼保健院順利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該項手術的成功標志著該院外科手術技術水平有了新突破,隨著該項新技術的發展,該院將以更高的診療技術水平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據了解,患者2歲1個月,發現左側腹股溝區反復隆起已有半年多,伴間斷腹痛為主訴來到該院外科門診就診,隨后入住醫院,經過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和評估后,左側腹股溝斜疝診斷明確,擇日行“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手術順利。術后經過醫院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護理,患兒恢復良好,術后第二天正常出院。
【鏈接】
什么是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位于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深環(腹橫筋膜卵圓孔)突出,向內下,向前斜行經腹股溝管,再突出腹股溝淺環(皮下環),甚至進入陰囊內的一類腹股溝疝,占腹股溝疝的95%。右側多于左側,男女發病率約為15:1。腹股溝斜疝易發生崁頓,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并發癥。
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是什么?
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是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最主要方式,手術小,總體而言安全可靠。其中,又以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也稱小兒腹股溝斜疝微創手術)更加微創可靠。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術是通過腹壁放置1個0.5cm穿刺孔,然后經皮膚在內環位置經疝氣針帶線穿刺做高位結扎,總體手術時間大概20分鐘。
與開放手術相比較,腹腔鏡手術具有以下優勢:
1.結扎位置高、效果更確切,術后復發幾率小;
2.腹腔鏡鏡頭的直視下完成操作,對精索結構的辨識更清楚,精索結構損傷的發生率低;
3.無開放切口,無需打開腹股溝管,創傷小,術后恢復更快,當天手術,第二天即可出院;
4.能夠同時探查雙側腹股溝區,發現小的隱匿疝,通過相同的穿刺孔完成雙側手術。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朝暉 通訊員 于翠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