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2023夏文化論壇——年代學研究”在平頂山市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夏文化科學測年、夏文化的來源與形成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夏王朝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對其歷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文獻記載非常少,學術界甚至有夏王朝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夏文化探索是一項重大課題,是研究整個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課題,長期以來備受國內外學者關注。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夏文化探索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仍有大量未知的東西需要探索。
夏文化起源發展于中原大地,是中華文明早期發展的關鍵環節。由于夏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境內,對于夏文化的考古探索一直是河南考古的重點和優勢,尤其是“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的開展,再次掀起了學界關于夏文化探索的熱潮。
為推進“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研究,加強對夏王朝歷史的全面認識,促進夏文化傳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史前文化研究分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平頂山市文物局等單位主辦了此次“2023夏文化論壇——年代學研究”。
此次論壇的主要議題有四項,分別為:文獻與測年——文獻中的夏王朝積年與夏文化科學測年、積淀與突破——夏文化的來源與形成、變革與創新——王朝更迭與文化傳承、交流與融合——夏文化與四方考古學文化的互動。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著主要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此外,還實地考察南陽市方城縣八里橋遺址、平頂山市葉縣余莊遺址。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