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看,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我市以市場主體期待和訴求為導向, 全面深化聯合測繪工作,提升營商服務環境,目前,建設單位通過系統平臺共發起491項服務需求,與測繪單位簽訂合同305項,正在恰談35項,提供測繪成果使用154項。
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實施聯合測繪前,所涉及的測量測繪服務事項多達16余項,實施聯合測繪后,將原來的測量測繪服務事項整合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建設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3個階段全流程聯合測繪涉及的測量測繪服務事項,實現聯合測繪全流程管理,打通數據壁壘、強化成果共享、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聯合驗收效率,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見實效。
“我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測繪只需建設單位將聯合測繪成果推送到鄭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備案,各行政審核部門對上傳的聯合測繪成果進行線上調閱審核,建設單位不再重復提供測繪成果備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政府投資類的建設項目聯合測繪時限為1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的建設項目聯合測繪時限小型項目(5000平方米以下)為12個工作日、中型項目(5000—20000平方米)為18個工作日、大型項目(20000平方米以上)不超過30個工作日。
“工程建設項目聯合測繪涉及資源規劃、城鄉建設、住房保障、人防等不同部門,通過整合各階段所涉及的測量測繪服務事項,實行聯合測繪,可實現信息數據共享,同時利用‘一碼管地’測繪平臺,也可進一步優化完善建工證、規劃核實等業務信息和附件的共享,以此來滿足相關部門對測繪成果的使用要求并推送到共享平臺予以認可,從而打通原來相關部門之間數據分割問題,實現審批類業務結果自動推送‘信用鄭州’系統,解決工作人員需要登錄多個系統、多次錄入問題,從而使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營商環境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處劉華寶介紹。
據介紹,自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實行聯合測繪以來,建設單位通過系統平臺共發起491項服務需求,與測繪單位簽訂合同305項,正在恰談35項,提供測繪成果使用154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