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發布生態環境3年行動計劃

          2023-10-3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發布生態環境3年行動計劃

          到2025年,網約出租車實現新能源化

          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00萬輛,建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到2025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6.5%,基本消除縣級城市、縣級建成區黑臭水體,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00萬輛,天然氣消費占比提升至15.5%……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鄭州。

          10月19日,市民在黃河邊十八門閘水利工程附近賞秋

          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鄭州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

          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基礎。行動計劃明確,我市將全面完成“十四五”生態環境質量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到2025年,全市細顆粒物濃度達到每立方米40微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6.5%,重污染天數比例不高于1.2%。

          同時,國省市控斷面穩定達標,基本消除劣Ⅴ類斷面,縣級城市、縣級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鄭州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鄭州建設取得新成效。

          全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00萬輛

          行動計劃著力解決制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結構性、根源性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并對重點任務作出明確。

          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00萬輛,建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制定新能源汽車替代激勵政策,除特殊需求的車輛外,各級黨政機關新購買公務用車基本實現新能源化,全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環衛車、巡游出租車和接入平臺的網約出租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2025年底前,除應急車輛外,全市公交車、巡游出租車、渣土運輸車、混凝土運輸車和城市建成區的載貨汽車(含物流車)、郵政用車、市政環衛用車、網約出租車基本實現新能源化。國有企業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或國六排放標準貨車運輸,場區內全部使用新能源或國三排放標準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生活垃圾、醫療廢物運輸實行集裝箱封閉式運輸,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車輛。航空港區示范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部新能源化,在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物流園區等重點區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

          加快建設一批“光伏+”特色工程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提到,我市要推進太陽能高效利用,實施屋頂光伏整區縣(市)推進,加快建設一批“光伏+”特色工程,有序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建設“鄭汴洛濮氫能走廊”。擴大地熱能在住宅、醫院、學校、公共建筑等區域供暖應用,積極建設鄭州千萬平方米地熱供暖規模化利用示范區。2025年底前,非化石能源(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類型外的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3%以上,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476.9萬千瓦,吸納外來電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40%,全市天然氣消費占比提升至15.5%,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累計達到4000萬平方米。

          關停規模小、煤耗高、服役時間長、排放強度大的燃煤機組。2024年底前,關停整合30萬千瓦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合理半徑范圍內落后燃煤小熱電機組(含自備電廠),穩妥有序淘汰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


          建設黃河流域美麗幸福河湖示范段

          美麗河湖是一座城市的生態底色。按照行動計劃,我市要建設黃河流域美麗幸福河湖示范段,按照“持久水安全、優質水資源、宜居水環境、健康水生態、先進水文化、科學水管理”標準,開展美麗幸福河湖建設。

          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今年底前,完成黃河干流、伊洛河、潁河、賈魯河、雙洎河排污口排查任務,并完成80%溯源和50%整治任務;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河流及湖庫排污口排查溯源,基本完成整治任務。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河流及湖庫排污口排查整治;建成技術體系科學、管理體系高效的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制度體系。

          加強重點河湖保護治理。以枯河、潮河、十七里河、七里河等污染相對較重河流治理為重點,建設一批水污染防治工程。開展尾礦庫(指筑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的,用以堆存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進行礦石選別后排出尾礦或其他工業廢渣的場所。)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實施一批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推動河湖水生態功能恢復。保障重點河湖生態基流,制訂水量調度方案和調度計劃,到2025年,重點河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達標率90%以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文 李新華/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