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鄭,世界跑。10月29日,“鄭州銀行杯”2023鄭州·黃河馬拉松賽在鄭州舉行。作為鄭州市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全民健身賽事,時隔3年后煥新回歸的鄭馬,依然受到跑者們的喜愛。
4萬名選手齊聚中原,踏上賽道,奔跑在秋日的鄭州街頭。長長的奔跑隊伍猶如一條移動的彩帶,串聯起“大玉米”、會展中心、藝術中心、商城遺址、紫荊山、二七紀念塔等城市地標。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但同樣活力四射的跑者在賽道上挑戰自我,突破極限;鄭州的城市風貌和歷史人文景觀,經由精心設置的鄭馬賽道,呈現在天南海北的跑者面前,城市的魅力得以充分綻放。
一場馬拉松,燃動一座城,運動與城市完美的“雙向奔赴”由此完成。
一場4萬人參與的全民健身盛事
時隔3年再度舉辦的鄭馬,從宣布回歸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熱捧
“鄭州銀行杯”2023鄭州·黃河馬拉松賽由中國田徑協會認證,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田徑自行車運動中心監管,鄭州市體育局、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惠濟區人民政府、鄭州報業集團共同承辦,鄭州鄭馬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中跡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程運營。
時隔3年再度舉辦的鄭馬,從正式宣布回歸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熱捧。為了滿足更多人的參賽需要,今年的賽事擴大了規模,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健康跑、家庭跑、沿黃旅游公路健康跑的總參賽名額增加到了4萬人。
10月29日一大早,5點多,天還沒亮,就已經有眾多跑者抵達位于鄭東新區CBD的起點,開始為比賽做準備。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越聚越多,偌大的CBD隨處可見身穿黃色鄭馬比賽服的跑者。早上7點30分,隨著發令槍響起,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健康跑和家庭跑正式開賽。4萬人的長跑隊伍浩浩蕩蕩出發,秋日和煦的陽光,映射在一張張充滿朝氣的臉上。
一個小時以后,鄭州黃河岸邊,沿黃旅游公路健康跑也正式開賽,1000名參賽選手從鄭州國家濕地公園出發,近距離傾聽著黃河的呼吸,感受著母親河的魅力。經過約6公里的奔跑,選手們抵達黃河岸邊南裹頭廣場的黃河會客廳終點。
在充分體現全民參與性的同時,鄭馬今年的競技水平同樣不俗。經過激烈的角逐,內蒙古選手劉洪亮以2小時20分41秒的成績獲得馬拉松項目男子組冠軍,河南選手王琳穎以2小時41分36秒的成績獲得馬拉松項目女子組冠軍,兩人還雙雙創下中國籍選手新的賽會紀錄。在半程馬拉松項目中,男、女冠軍均是河南選手,靳炎烽以1小時10分12秒的成績在男子組奪冠,余勇慧以1小時20分36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冠軍。
一個弘揚中原文化的舞臺
煥新融入黃河元素,打造了國內獨一無二的“姓氏馬拉松”
作為鄭州專屬的城市馬拉松賽事,鄭馬從2018年首屆賽事起,就致力于以賽為媒,搭建展示城市形象、推介城市品牌、弘揚中原文化的良好平臺。短短兩年時間,鄭馬便憑借專業競賽組織、特色賽事品牌、貼心跑者服務,獲得了國內眾多跑者和權威第三方賽事評論機構的高度評價,并迅速“出圈”,成為鄭州市一張簇新的城市名片。
今年,重磅回歸的鄭馬特別突出了黃河元素,煥新升級為鄭州·黃河馬拉松賽。鄭州是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為了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鄭州馬拉松賽今年重點在兩方面融入了黃河元素。首先是在串聯城市地標的城區主賽道之外,在沿黃旅游公路設置約6公里的健康跑新賽道,使廣大跑友可以近距離感受黃河魅力,體驗黃河文化。
其次,今年鄭馬牽手蘭州、東營、吳忠這三座黃河沿岸馬拉松舉辦城市,聯合發起了“黃河馬拉松系列賽”,鄭馬是今年系列賽4站中的收官之站。未來,“黃河馬拉松系列賽”將成為沿黃諸城市的聯系紐帶,加速推進各城市間體育、文化、旅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煥新融入黃河元素,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同時,鄭馬獨有的標簽——“姓氏馬拉松”依然是賽事重點。河南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鄭馬自首屆賽事起就把姓氏文化融入比賽,通過組建“姓氏跑團”、營造姓氏文化氛圍等多種方式,打造了國內獨一無二的“姓氏馬拉松”,姓氏文化由此得到廣泛傳播。
今年鄭馬,姓氏旗手規模進一步擴容,主辦方從馬拉松、半程馬拉松項目中各招募了100名姓氏旗手,代表自己的姓氏出戰,還從參賽人數較少的姓氏中招募了20名姓氏旗手,代表更多的姓氏出戰,最終共有200余名姓氏旗手身背姓氏大旗出戰本屆鄭馬。賽后在終點完成插旗儀式,不僅儀式感拉滿,成就感也是滿滿。
“跑步尋根”是眾多跑友來鄭州參賽的動力。39歲的蔡猛來自江蘇,這次在鄭州身背蔡姓大旗完賽,成為他多年跑馬生涯中最獨特的一次經歷:“我們蔡姓的起源就是在河南駐馬店上蔡縣,我們也會經常回來參加祭祖活動。這一次回來參加鄭馬,也是以跑步的方式尋根,非常有意義。”
親身感受到中原姓氏文化的不僅是200多位姓氏旗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項目的每一位完賽選手在領取獎牌后,還可拿到一塊有自己姓氏的“磁貼”,并將姓氏磁貼粘在獎牌中心區域,即可擁有一枚自己“獨有”的完賽獎牌。此外,“鄭馬”的每一位選手賽后都可以登錄賽事報名系統,上傳自己的照片,從而擁有一張定制版的“鄭馬”姓氏海報。
跑道上有一組特殊的跑者,身著藍色服裝一心一意朝著終點線奔跑,他們是由心智障礙患者與家屬組成的心青年跑團。所有成員都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孩子們從頭到尾都異常興奮。一名家長結束后在跑友群分享道:“現場氛圍太震撼了,過程與獎牌讓孩子獲得了滿足、自信、自豪感,更能歷練孩子的抗壓能力。”
針對不同的參賽跑友,組委會精心設計了三款獎牌,不同的是款式和內容,相同的是都極富鄭州城市特色,既體現了鄭州深厚的歷史底蘊,也不乏曼妙的人文風光,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因此擁有一份美好的鄭州記憶。
一次加速融合發展的城市營銷
鄭州市的文化、旅游、體育等行業經由一場馬拉松賽事加速融合
隨著經濟社會和體育產業的發展,現在馬拉松比賽已經不是一場單純的體育賽事,而是提升城市影響力、擦亮城市品牌的良機。對于舉辦城市而言,數萬人參與的馬拉松比賽,在交通、旅游、住宿、餐飲、體育用品等方面帶來的消費增長顯而易見,因而也成為城市營銷的絕佳載體。
自2018年首屆賽事起,鄭馬通過豐富的賽事配套活動來拉動內需,促進鄭州文化、體育、旅游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據統計,首屆鄭馬共有2.2萬人參賽,在交通、住宿、餐飲、旅游等方面給鄭州帶來的直接經濟收入超過1億元;第二屆鄭馬共有2.6萬人參賽,其中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項目外地選手比例達67.24%。根據《2019鄭州國際馬拉松賽大數據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9年鄭馬直接經濟影響達到1.2億元,間接影響和產生社會次級消費逾6.015億元,傳播價值為4.106億元,總價值超過10億元。
今年的鄭馬,共吸引4萬人參賽。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項目中,鄭州市以外的報名選手占比達到71.21%。主辦方聯合地鐵公司、公交集團、商務局、文旅局等多個單位,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措施,給跑友帶來良好的參賽體驗的同時,也吸引他們在鄭州多停留,多消費。
鄭馬舉辦以來,跑友及相關工作人員免費乘坐地鐵、公交已經成為“慣例”。今年針對參加鄭馬的選手,在10月28日~30日,包括解家河南菜、須水鄧記、成師傅汴京烤鴨等鄭州著名品牌在內的50家餐飲企業推出了“專屬優惠”,鄭州市多家不同檔次的賓館酒店推出了專屬優惠及延遲退房服務,以滿足跑者的不同需求;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等多個景區,也給予跑者打折或者免費游覽的優惠。
在文創方面,今年的鄭馬還特別推出運動潮品、天地之中“功夫小子”創意博古架、文創紀念品、鄭馬定制“鄭州窯”等文創產品,以及T恤、帽子、腰包等實用性極強的跑步裝備,吸引力十足。
鄭州市的文化、旅游、體育等行業經由一場馬拉松賽事加速融合。據測算,本屆賽事直接帶動文旅體消費和產業效益1.46億元,間接影響和產生次級效益逾7.32億元。
“鄭州銀行杯”2023鄭州·黃河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行,再次讓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時尚的城市風貌得到全面展現,廣大跑者感受到了鄭州市民的親切與熱情、鄭州城市開放包容的形象,“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的城市品牌,經由這場規模盛大的賽事得到了廣泛傳播。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郭韜略/文 馬健 白韜/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