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組織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網上推薦評議活動,經過群眾推薦、集中展示、點贊評議等環節,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臟移植中心主任楊斌入選。
“我長大了要像你一樣,做一名厲害的心臟科醫生!”當8歲的“換心”女孩彤彤(化名)康復出院時,她面對自己的主刀醫生楊斌鄭重許下心愿。此前,彤彤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終末期心力衰竭,是楊斌帶領團隊為她成功實施心臟移植手術,重啟人生。
但在楊斌看來,自己二十余年埋首鉆研醫學,不斷提升手術技術,并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只是出于一名醫生最樸素的情感:治病救人,只有過硬的技術,才能讓更多患者受益。
心臟移植,一項被稱為是外科手術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為了攻克這一心臟技術的堡壘,楊斌帶領團隊披荊斬棘,不斷鉆研,從理論學習、動物實驗,直至臨床應用,一步一個腳印。
2018年,27歲的胡先生因為心慌、胸悶、頭暈等癥狀,來到鄭州七院。經過檢查,被診斷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當時,胡先生的心房已經存在大量血栓,一旦血栓脫落或心律失常發作,隨時可能猝死。當下,“換心”是挽救他的唯一辦法。
面對全新挑戰,楊斌和多學科專家團隊一起反復斟酌,精心制定診療方案。37天后,胡先生成功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也成為河南省第一例順利出院的心臟移植患者。如今,4年過去了,胡先生一切正常,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醫路無涯,楊斌對自己永遠有著更高的要求,始終精益求精。針對每一位心臟病患者,楊斌都會嚴格評估病情,反復論證,竭力為病人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
2021年4月,患者衛先生終末期心力衰竭,心臟隨時可能停跳,而供體可遇而不可求,他又是很難等到供體心臟的O型血。“人工心臟”成了延續生命的唯一辦法,楊斌再次迎接挑戰,為患者進行了人工心臟植入,這也是中原地區首例人工心臟“火箭心”置入手術。
曾經,一位被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的患者因嚴重心衰入院。拿到初步檢查結果后,楊斌卻認為“擴張性心肌病”的診斷證據并不充分,患者的癥狀應該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隨后,經過進一步的彩超、冠脈造影等檢查確認,患者雖然冠狀動脈三支病變狹窄程度90%以上,但冬眠心肌很多,不需要心臟移植。此后,通過常規手術治療,患者無需心臟移植也最終恢復了健康。
一路行來,一路直面挑戰,楊斌精通各類復雜重癥心臟病的治療,擅長大動脈調轉手術,肺動脈閉鎖單源化手術等,彌補多項省內空白,雙根部調轉手術省內首例,主動脈弓離斷或縮窄病人成功率達100%。
從出生僅1天的嚴重紫紺型先心病新生兒患者,到國內最高齡心臟移植患者,二十余年醫者生涯,楊斌將一個個患者從垂死邊緣搶回,讓一朵朵即將枯萎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截至目前,楊斌率領團隊已累計完成250例心臟移植。其中,2020年~2022年間,由楊斌完成的心臟移植例數連續三年排在全國前列,挽救了眾多心衰患者。而這250例“換心”人人重獲新生的背后,是他無數日夜的堅守。
憑著過硬的技術和持之以恒的付出,楊斌曾先后捧得河南省醫學學科建設領軍人才、河南省“出彩河南人”第三屆最美醫生等榮譽。可面對榮譽,他始終如一。楊斌說,仁心仁術,仁在前,術在后。病人來找我,就是對醫生的信任。面對每一位患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治病救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