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牢固樹立“百姓城管、服務百姓”理念,以“五項制度”為抓手,圍繞解決市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鄭路平”、“鄭點亮”、“鄭好停”、直飲水加裝等作為民生工程,納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臺賬,建立黨員服務臺賬130個,承諾服務事項138件,全部實行項目化管理、清單化推進、臺賬化落實,按時保質保量兌現承諾。
探索“黨建引領”治理新模式,推動基層黨建與解決民生實事有機融合。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燈不亮、路不平、車難停等問題,建立“鄭點亮”“鄭路平”“鄭好停”工作專班,成立聯合黨委、臨時黨支部。聯合黨支部黨員深入工作一線,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支部黨員指揮員、戰斗員、服務員的“三員”作用,推動工作深入開展,推動問題切實解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注重常態化調研廣度和深度,在高頻次、經常性的調研活動中察實情、解民憂。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班子成員深入基層實地調研、座談、指導95次,累計調研發現問題20項,其中短期能解決的有8項,已全部解決;短期不能完全解決或需要長期持續改進的有12項,已針對性制訂了解決方案和改進措施。
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建立“基層隨時吹哨、平臺自動派發、部門按時報到、問題一線解決”工作機制,構建事件“上報、受理、派發、處置、反饋”工作閉環,問題發現由日常巡查延伸到群眾“隨手拍”、智能收集,問題受理由過去誰發現誰解決變為巡辦分離,問題處置由屬地管理變為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破解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的治理困境。通過黨員服務承諾踐諾,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得到了市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和點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谷長樂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