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出行成為主流,人民群眾對“最后一公里”品質出行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出門就是公交站點,下了公交就能乘坐地鐵,公交與地鐵無縫接駁……這樣的出行方式已逐漸成為市民的日常。1月5日,為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運營效率,滿足市民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本著“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共建原則,鄭州公交“小玲”服務隊攜手鄭州地鐵“晶晶服務先鋒隊”積極開展公交線路《乘車指南》宣傳活動,同時開展站點服務,為過往乘客指路答疑,切實把公交便民服務做細做實做到位。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將地鐵、公交等多種綠色出行方式有機地無縫串聯起來,從而讓更多市民共享便捷、綠色、低碳交通,讓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順暢。2023年,我市先后開通運營了3號線二期、10號線、12號線、鄭許線。隨著地鐵線路越開越多,我市更加注重加強公交與地鐵的換乘銜接工作,先后開通了101條社區接駁巴士線路,初步形成了公交地鐵“兩網融合,一體出行”的服務體系,實現“地鐵送到站、公交接到家”的目標。同時,增開夜班線路并對現有線路的運營時間進行調整;通過建設接駁微樞紐、遷改公交站位、公交與地鐵信息互聯互通等措施,提高公交與地鐵接駁的便捷性,實現公交與地鐵的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
鄭州地鐵城郊線華南城站毗鄰大學城周邊,連接新鄭市老城區與航空港區、鄭州市區,以學生、通勤為主要客流群體。為增強公共交通服務惠民、便民力度,華南城站不斷探索“雙網”聯合新舉措,創新優化服務形式,著力提升地鐵、公交接駁效率,通過新增公交線路3條,開通孟莊鎮社區巴士1條,定制鄭州市第四十四高級中學~華南城地鐵站、鄭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華南城地鐵站專線2條,真正將公共交通便捷服務送至家門口、校門口。
“以往出行得走到南四環橋下,然后乘坐176路、B60路公交車才能坐到地鐵口乘坐地鐵去上班,家門口開通S213這條線路以后,在家門口就能上車,十分鐘左右就能到地鐵口,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居住在南四環附近萬科大都會小區的居民耿先生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在南四環中州大道地鐵口,剛剛下地鐵的市民曾女士說:“原來俺小區附近一直都沒有公交車,現在門口剛剛通了S210路,直接開到地鐵口,家門口上公交,下車就到地鐵口,真方便。”
目前,鄭州主城區共有公交線路420條,其中可與地鐵接駁380條,覆蓋市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地鐵站點。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