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來,隨著氣溫升高,夏季成為食源性疾病高發期。為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從食品選購、儲存、烹飪、外出就餐等多角度發布食品安全提示。
嚴把食品選購關
夏季食材新鮮最重要。要到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等場所購買食品。選購過程中,要關注食物的新鮮程度,不能一味貪圖便宜購買不新鮮的蔬菜、水果、水產品以及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制品和死因不明的禽、畜。
食品包裝要完整。要注意檢查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不要購買脹袋、漏氣的食品。在選購散裝食品時,應選擇加貼標簽、且標注有生產者產品信息和經營者信息的散裝食品。
冷鏈食品不能脫冷。要謹慎購買冷凍食品,保持冷鏈運輸和存儲,尤其是網購冷鏈食品要確認收貨時的溫度狀態,盡量避開高溫時段配送。
嚴把家庭存儲關
食材存放要分類。熟食、生肉、海鮮需分層密封存放,避免冰箱內汁液交叉污染。冷藏室溫度應≤5℃,冷凍室≤-18℃;鮮切水果應盡快食用,不宜長時間存放。
節約不能忘安全。飯菜室溫放置不要超2小時,剩菜剩飯要及時冷藏保存,再次食用必須徹底加熱,盡量不食用隔夜飯菜。
嚴把加工烹飪關
加工環境衛生是關鍵。處理食材前要洗手,刀具、砧板生熟要分開用,定期用沸水或消毒柜進行殺菌。
嚴防高風險食品。涼拌菜、鹵味最好現做現吃,避免隔夜;四季豆、黃花菜等需充分加熱破壞天然毒素。不采食、不購買、不食用野生蘑菇、野生植物,不采購、接收、食用野生動物,防止中毒。
嚴把餐飲消費關
外出就餐要優先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的場所,避免光顧路邊無證攤販。聚餐應使用公筷、公勺,鼓勵分餐制,避免交叉傳染。應適量點餐、適量取食、餐后打包,樹立節儉、健康、文明餐飲新風尚。
網絡消費要選擇正規的網絡訂餐平臺,查看商家的資質和評價。收到外賣食品后,仔細檢查包裝是否完好,食品是否受到污染。不網購涼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收到餐食后要檢查包裝及食材質量,及時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嚴把露營游玩關
野餐露營要攜帶便攜式保鮮箱,易腐食品(如沙拉、乳制品)避免長時間暴露于戶外。
準備飲食要細心。兒童避免過量食用冷飲,老人慎食高糖、高鹽腌制食品,預防腸胃不適。加工食物要燒熟煮透。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期,如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務必第一時間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主動索取消費憑證并妥善保管。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通過“12315”APP或手機微信、支付寶搜索“12315”小程序進行投訴舉報,也可以撥打12315熱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