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彩的“河南紅色文化研學項目推介會(蘭考站)”在蘭考焦裕祿精神教育基地舉行。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蘭考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協辦,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在場人員認真聆聽主題匯報,共同見證這場以“焦裕祿精神傳承”為核心的研學盛會,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
本次活動以“現場推介+沉浸體驗”的形式,深度挖掘蘭考作為焦裕祿精神發源地的獨特資源,推動紅色文化與研學教育深度融合,讓“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在沉浸式體驗中薪火相傳。活動當天,開封市及蘭考縣文旅部門、教育機構、旅行社及新聞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以“焦裕祿精神傳承”為核心的研學盛會,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
會上,蘭考縣文廣旅局局長吳戰衛、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秦琳先后致辭,為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承注入新思考。吳戰衛在發言中說,蘭考作為焦裕祿精神的誕生地,承載著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從當年“三害”肆虐的貧瘠土地,到如今郁郁蔥蔥的“綠色銀行”,焦裕祿精神始終是蘭考發展的精神內核。這里的焦裕祿紀念園、東壩頭黃河灣、四面紅旗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是感悟初心、淬煉擔當的“活教材”,為紅色研學提供了深厚土壤。秦琳分享了項目研發的初心,始終以“讓精神可感知、讓教育可落地” 為目標,深入蘭考田間地頭與紀念館舍,將焦裕祿同志治“三害”的奮斗歷程與精神內涵,轉化為可參與、可體驗的研學課程。
推介會核心環節,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課程研發總監王洪艷詳細解讀了蘭考研學課程體系。圍繞《焦桐下行走的大思政課主題》設計的4條研學線路,精準匹配親子、小學、中學、成人等不同群體的認知需求——從“家風共桐行”的親子互動,到“治災小先鋒”的沉浸式實踐,再到“人生抉擇啟示錄”的深度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精神傳承鏈條。配套的研學手冊與主題教具包,通過互動任務與實操工具,讓“親民愛民”“科學求實”等精神內涵有了具象載體。
會場特設的成果展示區陳列了蘭考研學手冊、主題道具盒、文創產品等,參會嘉賓駐足觀摩,與研發團隊交流課程設計理念,對“精神具象化、體驗場景化”的創新思路給予高度認可。現場體驗環節中,嘉賓們通過通過“科學測量-風速儀制作”等任務中復刻焦裕祿同志“查風口、探流沙”的科學求實之舉,直觀感受焦裕祿精神的實踐力量。活動期間,部分參會嘉賓沿蘭考核心研學線路實地考察,先后走進焦裕祿紀念園、東壩頭黃河灣、四面紅旗紀念館、夢里張莊,在歷史現場與現實圖景的交織中,深化對蘭考紅色研學資源的認知,為研學課程的落地與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以焦裕祿精神為核心的研學創新成果,更搭建了政產學研協同傳承紅色文化的平臺。未來,各方將持續深化合作,讓焦桐下的“行走課堂”成為鑄魂育人的重要載體,讓焦裕祿精神在新時代的實踐中煥發更持久的生命力。
記者 安欣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