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日前,財政部等部門對外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這兩項貼息政策有何特點?將發揮何種效用?在1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期為1年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這兩項貼息政策,有人稱之為消費貸款領域的“國補”,是非常形象的。
廖岷稱,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貼息對象為,居民使用的相關貸款經辦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于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日常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重點領域消費。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大體為當前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實施期為1年。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方面,廖岷稱,政策聚焦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8類主要領域。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可以貼息1年。“上述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單戶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是100萬元,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為擴大政策覆蓋面,兩項貼息政策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普惠性,全面覆蓋居民日常消費和各類群體,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廖岷說。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于紅表示,這兩項貼息政策沒有設置復雜的申請程序,盡量讓大家做到“省錢又省心”。只需要滿足一些基本、必要的條件,就可享受政策支持。
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
此次出臺的兩項貼息政策,從居民消費需求和企業服務供給兩端發力,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進一步體現了財政與金融政策協同配合。
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介紹,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出臺《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激勵金融機構加大消費領域信貸供給。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6月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全國住戶消費貸款余額21.2萬億元,全國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居民服務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貸款余額2.8萬億元。
廖岷表示,此次出臺的兩項貼息政策是財政金融協同支持提振消費的一次創新探索。
“做個簡單的測算,如果按照1%的貼息比例,意味著1塊錢的貼息資金,有可能帶動100塊錢的貸款資金用于居民消費或消費領域服務業的供給。”他表示,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發力,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將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費領域。
抓好政策落實,強化政策合力
政策出臺后,相關消費群體和經營主體能否真正得到實惠,尤為關鍵。
“為了讓有限的財政資金能夠真正惠及人民群眾,防止貼息資金被套取挪用,政策實施的流程涉及經辦機構操作、金融監管、財政資金管理等多個環節,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還涉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各個方面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把好事辦好。”廖岷說。
商務部既是服務消費工作的牽頭部門,也直接負責實施方案中涵蓋的餐飲住宿、家政等行業的管理工作。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王波表示,下一步,將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與解讀,強化貸款貼息政策審核把關,做好政策實施效果跟蹤問效。
車士義表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配合財政等部門抓好政策落實,強化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消費工作。加強與財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促進政銀企融資對接,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服務業中小經營主體。
“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金融監管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郭武平介紹,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貸款經辦機構合理設置消費貸款的額度、期限、利率,做好貸款貼息資金的測算、審核、申請工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