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把目光投向內蒙古興安盟,這片被戰火淬煉過的土地,承載著一段抗戰的特殊記憶——“中村間諜案”發生于此。
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加強對中國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情報派遣活動,搜集大興安嶺、索倫山、興安屯墾區及洮索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兵要地志等情報,并以他們口口聲聲的“滿蒙”問題為借口,為武力侵占中國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做準備。
《東京日日新聞》關于“中村事件”的新聞報道
秘密潛入興安屯墾區
1931年5月6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專勤派遣其作戰部部員、陸軍現役大尉中村震太郎,以日本東京黎明農學會農學家身份,到中國內蒙古東部地區借考察水文、氣象等名義為掩護,秘密潛入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大興安嶺、索倫山陽坡的博克圖、伊列克得至興安屯墾區的扎賚特旗、科右后旗佘公府(今科右前旗察爾森鎮)、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和洮南一帶,搜集兵要地志等情報。
中村震太郎接受陸軍參謀本部“赴興安嶺方面偵察的訓令”后,于5月下旬從東京來到中國旅順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在關東軍參謀部調查班騎兵少佐新妻的協助下,中村震太郎“做好了有關偵察的準備”,在沈陽辦理了護照。但因護照背面印有“禁止到蒙古旅行”的附記,遂由哈爾濱總領事館大橋忠一總領事為其重新辦理了“農學家游歷的護照”。
6月2日,中村震太郎在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大尉片倉衷的陪同下,來到齊齊哈爾日本陸軍特務機關秘密據點——“朝日旅館”。在此,關東軍司令部選派關東軍退役騎兵曹長、昂昂溪“昂榮旅館”老板井杉延太郎為其助手,一名白俄人哈米達伊·希爾闊夫為其翻譯俄語、標識俄文地圖等,并在當地找到一名叫劉順寶的人為其擔任蒙古語翻譯、聯絡員和向導。
6月5日,中村震太郎帶領井杉延太郎、哈米達伊·希爾闊夫、劉順寶從齊齊哈爾乘火車到達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大興安嶺軍事要地——博克圖、伊列克得。
6月8日,改乘馬匹從伊列克得沿著大興安嶺、索倫山陽坡向東南方向的中國東北軍興安屯墾區——扎賚特旗、科右后旗佘公府、王爺廟、洮南一帶潛入。
中村震太郎命斷佘公府
1931年,東北軍興安屯墾軍三團團長關玉衡、副團長董平輿要求部隊“勞動是站崗,走路是巡邏”。6月25日,晨霧中,中村震太郎等4人騎馬潛入佘公府四方臺子。正在出操的三團一營發現可疑身影,營長陸鴻勛(或陸鴻鈞)命連長寧文龍率部攔截。中村小組發現官兵后逃入晨霧,后因放松警惕被寧文龍兵分三路包圍于洼地。
經查發現:有3人是外國人,其中一名日本人(中村震太郎)攜帶的物品十分可疑,且態度蠻橫,支吾搪塞盤查,謊稱自己是“大日本帝國的農學家游歷考察”。寧文龍便以“此地偏僻、護送出區”為由,將其帶回團部進一步審查。
搜查發現:中村攜帶與農學家身份不符的軍用地圖(興安嶺至洮索十萬分之一比例,日/中/俄文)、洮索鐵路圖紙、三八式馬槍、南部手槍、望遠鏡等間諜器材,以及記錄屯墾軍兵力部署的筆記和蒙古王公會議記錄。
幾經審查,中村震太郎、井杉延太郎等人供認了受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作戰部的派遣,秘密潛入大興安嶺、索倫山、洮索地區搜集兵要地志情報和內蒙古東部地區蒙古王公情況等間諜活動罪行。
中村間諜案案情大白后,關玉衡連夜召開全團軍官會議,研究處置中村震太郎、井杉延太郎一伙日本間諜的辦法。會議決定:當晚將中村震太郎等4名日本間諜就地正法,維護國家安全。
6月27日零時30分,團長關玉衡命令立即將日本軍事間諜中村震太郎、井杉延太郎、哈米達伊·希爾闊夫、劉順寶押往北山柞樹林中執行槍決,并焚尸滅跡。
然而,就是這起看似簡單、背后卻隱藏著日本軍部重大政治陰謀的中村間諜案,在中日兩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察爾森這座地處中國北疆、大山深處的邊陲小鎮一夜之間聞名中外。
以內蒙古騎兵為原型制作的雕塑——天降奇兵
日軍追查中村震太郎下落
按照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作戰部的派遣計劃和關東軍司令部的密令,中村震太郎必須在6月末、7月初到達洮南,與片倉衷會面。6月末,片倉衷按時來到洮南迎接中村震太郎一行,但逾期未遇。片倉衷感到情況危急,便立即向關東軍司令部和哈爾濱陸軍特務機關報告。
與此同時,率領關東軍“參謀滿蒙旅行”的關東軍司令部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大佐和石原莞爾中佐到達昂昂溪車站,井杉延太郎的老婆向板垣征四郎報告:她與井杉延太郎失去聯系已近一個月,請求關東軍協助尋找。于是,關東軍司令部密令哈爾濱、沈陽日本陸軍特務機關:要不惜一切代價尋找中村震太郎的下落,查明情況。
8月初,齊齊哈爾朝日旅館老板鈴木向哈爾濱特務機關報告:中村震太郎等已被東北軍興安屯墾三團團長關玉衡秘密處決,中村大尉的三道梁牌手表在三團三連司務長李德保手中。
哈爾濱特務機關長百武晴吉中佐獲此情報后,立即密令哈爾濱特務機關密捕李德保。
8月9日,哈爾濱日本陸軍特務機關設計將李德保邀請到齊齊哈爾朝日旅館。哈爾濱日本陸軍特務機關通過美色,從李德保口中獲得了關玉衡以日本軍事間諜罪秘密處決中村震太郎等4名日本軍事間諜的全部情況,并繳獲了李德保抵押在大興當鋪的契票物證。當晚,李德保被毒死在朝日旅館內。
以“中村事件”為口實煽動侵華
中村間諜案公開后,日本關東軍將其視為“解決滿蒙問題”的絕佳契機,蓄意將此事包裝為“中村事件”煽動侵華情緒。8月17日,日本陸軍省發表聲明,誣稱“中村大尉在滿洲被張學良部隊劓鼻割耳、切斷四肢”;關東軍司令部同步發布《中村陸軍步兵大尉一行在洮索地區被中國兵虐殺真相》,強指東北軍“蹂躪日本正當權益”。日本駐沈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向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提出“嚴懲兇手”的抗議。
日本媒體推波助瀾,《盛京時報》等連篇累牘散布謠言,謊稱“中村攜鴉片海洛因被土匪殺害”。沈陽日本陸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叫囂率關東軍武力搜捕,遭興安屯墾軍嚴密盤查后,又煽動“部隊嘩變”謠言。板垣征四郎返日鼓動“武力征服滿蒙”,71個右翼團體召開“滿蒙問題研究大會”,掀起反華狂潮。
日本軍政高層密集部署侵華行動:陸軍省8月4日師團長會議要求“普及國防思想”;8月24日《8·24方案》明確提出“保障占領洮索地區”“以本事件根本解決滿蒙問題”。與此同時,中國媒體奮起反擊,《北平晨報》等嚴厲譴責日本捏造事實,揭露其借“中村事件”推進“大陸政策”的侵略圖謀。
借“中村事件”謀取“滿蒙特權”
8月17日,日本駐沈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奉外務省令向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首次提出嚴重抗議,要求嚴懲涉事東北軍官兵。9月10日,林久治郎遞交日本政府照會,提出道歉、嚴懲、賠償、保證4項條件。早在8月16日,張學良已將此事件及日軍動向電告蔣介石,蔣電令:“無論日軍如何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沖突。”9月12日,蔣再電令:“通令東北軍遇日軍尋釁須慎重,滿足日方要求,速結中村事件。”
9月17日,林久治郎約見榮臻,得知關玉衡已被扣押待處決后,以需要請訓為由中斷談判。當夜,林久治郎接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電令復談,提出更加苛刻的4項條件:1.興安區首長親自道歉;2.按中國法律處罰但須符合日方要求;3.賠償按日本陸軍撫恤條例(中村按陣亡標準);4.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并新增洮索鐵路材料采購權及日本人在興安區購地墾荒特權。榮臻憤然以“須請訓”終止談判。
9月18日下午,日方最后一次向榮臻重申立場。當夜,林久治郎致電幣原外相稱:“榮臻出示中村筆記本,詳細記載地形、物資、作戰意見及旅費計算等。”至此,日本外務省停止公開表態。
當后人回望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實錄時,仿佛還能聽見興安屯墾軍馬蹄踏碎晨霧的鏗鏘之聲。正如那柞樹林中隱約回蕩的槍聲,時刻警示后人:捍衛國家主權的意志如昆侖山岳般不可撼動,反抗外來侵略的精神似黃河之水奔流不息。
興安盟融媒體中心記者 律丙娟 李燁琳
本版圖片由興安盟融媒體中心提供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