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分布不均、北缺南豐的現象仍將長期存在。
南來之水,水清情長。甘甜的丹江水讓很多人告別高氟水、苦咸水,滋潤了干渴的華北大地。
淅川縣南水北調工程陶岔渠首
滴滴南水來之不易,飲水思源方知惠澤之深、貢獻之巨。
5月13日,總書記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庫時,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黃進正在采集水樣。
淅川縣南水北調工程陶岔渠首
“總書記問,水質怎么樣?我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一直穩定在二類及以上標準,總書記拿起監測用的容器看了看說‘品質不錯’。”黃進說。
總書記問,監測的水質怎么樣。黃進說:“今天監測是一類水,我們監測了兩項因子,一項是PH,一項是溶解氧,溶解氧是一類。”
黃進說,總書記平易近人,和監測人員說話的時候微笑,非常和藹。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環境監測中心采樣人員介紹當時取樣丹江水質時,總書記稱水質好
“我見到總書記非常高興、非常激動,倍感振奮,深受鼓舞。我感覺工作職責很神圣,使命很光榮。下一步,我們一定會做好南水北調中線水質的監測、預警、防控工作,保障一渠清水永續北送,讓沿線人民喝到放心干凈的南水。”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樣科副科長嚴聃楨說:“我們有一個口號就是保證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為了這個目標,我們會再接再厲。”
鄭報全媒體記者 石闖 王軍方 董艷竹 魯燕/文 周甬 李新華/圖 張宇航 陳閃閃 劉塍玥 劉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