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人糖尿病總數已居世界各國之首,高達1.4億,其中2型糖尿病占大多數,但僅有16.5%患者的血糖控制達標。對此,近日召開的“高達標、益掌控、定益新時代”媒體會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要達到理想血糖控制目標,除降糖外,還要關注血糖平穩,降糖安全,實現“高質量達標”。
“高質量達標”看三方面
100年前,胰島素的發現讓糖尿病從不治之癥變為可控的疾病。100年間,降糖藥物經歷了長足發展,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仍然面對很多挑戰,從患者自身來看,胰島分泌能力差、血糖脆性高、隨著病程延長伴隨并發癥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治療的難度;從治療方案來看,需要有效降糖的同時兼顧低血糖風險小等安全性問題。
專家指出,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頻繁、過度的血糖波動甚至比持續性高血糖危害更為嚴重,會持續損傷全身血管內皮細胞,增加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可能造成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中風和下肢截肢等嚴重后果,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增加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因此,血糖控制高達標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第一要務,盡早控制血糖達標,有助于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據透露,近日全球首個基礎胰島素GLP-1RA注射液上市,適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和運動基礎上聯合其他口服降糖藥物,可改善血糖控制。
藥品可及助力控糖管理“高質量達標”
母義明教授稱,對于實際治療中口服降糖藥與基礎胰島素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糖管理需要實現真正的“高質量達標”,即血糖控制達標、血糖控制平穩、血糖控制安全(低血糖風險低和避免體重增加的副作用)。
控糖三個誤區要知道
而在生活中,想降血糖但卻不知道如何做,身邊親戚朋友給出的“錦囊妙計”千奇百怪,有說“平時別吃甜東西就行的”,有說“一定不能吃主食,主食就是升糖的,平時吃點肉和菜就行的”,“糖友”往往越聽越糊涂。控制血糖容易掉進哪些坑呢?3個誤區大家一定要知道。
誤區一:不吃甜東西就可以
專家稱,大家對“甜”是有誤解的。吃甜食和糖尿病無直接關系,但是患病后的確要控制攝入的糖分。而且甜味和糖分是兩種概念,不能光靠舌頭來品嘗,例如水果,吃起來大多數都是甜的,但是卻有低糖和高糖之分,草莓、橙子、柚子、牛油果這些水果可以吃。而一些吃起來不甜的東西,如無糖食品,里面雖然沒有糖,但是含有淀粉、油脂、糖漿,吃多了也會影響血糖。
誤區二:餓著肚子血糖穩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僅控制不了血糖,還有可能讓血糖過低,發生意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總量不變,少量多次進食,不要讓自己餓著。
誤區三:用保健品來代替藥
大多數保健品其實和食品的效果差不多,如果保健品吃后確實有用,可能是違法添加了藥物成分,長期服用會帶來不良后果,所以控糖還是要聽專業醫生的。
專家同時支招,正確控糖要做好以下4個方面:一是在控制糖分的同時還要控制鹽分;二是不能忽視飲水的重要性,因為人體缺水了,血液黏稠度就會升高,加重代謝負擔,還會給心臟帶來壓力;三是控制油脂或許比控制糖分更重要;四是吃粗糧雖好,但是要合理搭配,有的人腸胃不太好,剛開始吃很多粗糧會燒心,這時候可以搭配一些細糧食用,慢慢適應。另外,飲食干預的同時不能忘記血糖監測。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書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