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晚報》青春·戀曲 | 這座城,給予青年向更高處攀登的底氣和實力

          2022-05-2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主人公:羅芳園,女,2002年11月出生,鄭州外國語學校2020屆畢業生,現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化學院。2021鄭州抗疫優秀志愿者;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志愿者,為國家元首、世界冠軍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20歲的羅芳園,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化學院就讀。2020年,她從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完美蛻變;2021年,她是鄭州抗疫優秀志愿者;2022年,她又成為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志愿者,為國家元首、世界冠軍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羅芳園的學習和生活是豐富的,她勇于嘗試,善于做事。她說:“我與鄭州的故事以鄭外為起點,因為一所學校愛上一座城市,于多彩鄭外見鄭州氣象萬千。”

          回想起在鄭州外國語學校的高中三年,羅芳園有說不完的話。

          “鄭外留給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富于大師大愛的老師引領我向上生長。”羅芳園說,鄭外有鼓勵表達的英語課,培養批判性思維,上演飛花令的語文課讓她可以慢下來欣賞文字之美;晨跑前的操場早讀、晚十點下課的月亮、考試前的動員班會、考后的單獨談心,這都是歷歷在目的鄭外意象。“猶記高三保送前夕,每周末數學老師和我一起分析錯題、攻克薄弱,最終我超常發揮,每每想起都十分感謝無私的鄭外老師們。”

          鄭外鼓勵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培養責任感。在走出校園的過程中,羅芳園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區活動:公路掃雪、全國民族運動會問卷調查、垃圾分類、元宵節活動站崗……“正是因為參加了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對鄭州更熱愛了。”

          畢業后,責任感驅使她做出更多社會貢獻。去年夏天,鄭州水災又接連疫情,全市開展五輪全員核酸檢測。大難當頭,鄭州人從容無畏,背水“疫”戰有序展開。社區招募核酸志愿者,羅芳園第一時間報名,主要負責維持秩序、幫助居民操作手機掃碼,保障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參與這次速度與溫度兼具的超級工程,讓我對顧大局、識大體的鄭州同胞肅然起敬,也對日新月異的鄭州速度刮目相看。”

          “在鄭外,優秀是一種習慣。進入北外學習,我也一直帶著這句話繼續前行。”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羅芳園報名成為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志愿者。她為國家元首盧森堡大公做法語翻譯、為冰舞冠軍組合講解頒獎流線,以專業能力保障國家盛事順利舉辦。作為學院團總支學生會輪值主席,她學習工作兩手抓,大學生活充實精彩;作為國家級大創項目核心成員,在探索國際組織工作中拓寬青年力量的邊界。

          “這學期,我曾制作介紹大美河南春晚的視頻,用新媒體講述家鄉故事。大學生活已兩年,我很慶幸邁出的每一個腳步都不愧對家鄉和母校的期待。”

          鄭州和鄭外的文化氣韻是相通的:開放包容、積極進取、有韌性。不怕被大水沖走、不怕被大風吹倒,鄭州和鄭外給予青年向更高處攀登的底氣和實力。“上了大學,我會因為自己的家鄉和母校而無比驕傲,同時深知我就是它們的一張名片,于是更加嚴于律己,認真發光發熱。未來,我要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用語言搭起聯通世界的橋,為家鄉和母校爭光。”羅芳園說,故事未完待續,定將繼續精彩。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勤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