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道、“云調解”、善意執法、智慧法庭……為更好將優化營商環境與審執工作實際相結合,近期管城法院開展“我為營商環境添光彩”活動,在司法服務質量、民商事審判質效上下大功夫,著力探索高效的工作管理模式。
“綠色通道”便企利民
在管城區法院立案大廳,涉企“綠色通道”推出集立案、查詢、繳費、保全、調解、鑒定、執行、信訪等一體的“一站式”訴訟服務。
對涉企五類合同案件(買賣合同、委托合同、金融借款、融資租賃、承攬合同)統一進行審核、標注,優先立案、快速分案。
在中國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市分行訴劉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涉企綠色窗口工作人員遂對案件進行標注,當日收案、當日立案、當日分案,據悉該案件已在立案后7日內審結。
“云調解”高效化糾紛
管城法院克服疫情、送達難等阻礙,通過網絡大數據、網上法庭等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設成果,快速審結涉企糾紛。
在已審結的一起涉異地當事人買賣合同案件中,承辦法官接案后快速與三被告取得聯系,考慮到疫情原因且被告均在外地,在網上法庭進行審理,在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認真傾聽被告意見,耐心勸解,最終促使原被告達成調解意見,在網上法庭的調解筆錄上簽字確認,最終被告按照調解協議支付了款項。這起買賣合同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僅用16天。
在審結的另一起買賣合同糾紛中,標的額840余萬元,承辦法官在了解到被告企業是由于疫情原因維系艱難,才無法按時支付貸款的情況后,認為該案涉案標的額較大,如能快速處理,對雙方企業均是一種保護。經承辦法官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聯系,最終經雙方同意,分別通過管城法院微信公眾號——便民服務登錄網上法庭小程序進行調解,歷經8小時,終于使雙方握手言和,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善意執法解紛爭
管城法院積極推進各類涉營商環境執行案件執調結合、快立快執,著力縮短辦案周期和時限,及時幫助當事企業實現勝訴權益。
在河南某公司與鄭州某品牌策劃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中,判決鄭州某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向原告支付8萬元及相應利息,收到原告的強制執行申請后,執行法官迅速與被執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聯系并告知其應積極履行判決,并向其下發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最終經過執行法官多次的溝通和勸解,鄭州某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自愿履行判決所要求的義務,主動償清欠款,至此該案件成功執結。
智慧法庭促質效
“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管城區法院通過河南法院集中送達平臺等方式隨案送達傳票、權利義務告知書、律師調查令告知書等法律文書,案件電子送達率達100%;疫情期間推廣“網上法庭、云間庭審”,支持律師網上閱卷,對于有調取證據需要的案件,經律師申請,及時向律師開具律師調查令,以推動案件順利進行,提升審執質效。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馬恪 艾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