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法院,我們公司才能這么快拿到100多萬元的貨款,順利渡過難關……”近日,某建筑材料公司將一面寫著“嚴厲執法 熱情服務”的錦旗送到金水區法院。
2020年年初,某建筑材料公司與某建設發展公司簽訂買賣合同,約定該建設發展公司向該建筑材料公司購買砂漿,累計砂漿款174萬余元。合同簽訂后,該建筑材料公司按照合同約定交付了全部砂漿,該建設發展公司僅僅支付59萬余元,剩余115萬余元一直未付。該建筑材料公司多次催要未果。2022年12月,?該建筑材料公司將建設發展公司訴至金水法院,要求其支付所欠款項115萬余元及利息。
法院接收案件材料后,考慮到雙方均為公司,幾年疫情對實體經濟影響也比較大,雙方又是長期的合作關系,為盡快化解矛盾,將該案委派至金水區中小企業協會調解工作站調解。調解員劉應州向金水法院法官咨詢了相關法律,隨后多次聯系雙方進行調解,結合雙方對買賣合同的履行情況分析利弊:如果開始訴訟,雙方會經歷一審以及之后可能的二審和強制執行程序,對企業經營發展及員工工資待遇均會產生不利影響。對于原告來說,審判周期長,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對于被告來說,其可能承擔高額利息和違約金。
調解員耐心細致地勸說雙方,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經過幾天努力,雙方從起初的情緒激動、互不讓步,到態度漸漸緩和。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所欠款項分兩期還款,簽署調解協議后10天以內支付90萬元整;簽署調解協議后1個月內,支付余款。這起拖了3年的糾紛,僅7天就達成調解協議。調解協議到期后,被告如約支付了全部欠款,該糾紛圓滿解決。
據悉,近年來,金水區法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領域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依托最高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總體框架,與鄭州市金水區中小企業協會調解工作站聯合開展中小企業糾紛訴調對接工作,使大量矛盾糾紛通過訴前調解得到優質高效地解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高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