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漸深,萬物盛。走進中牟縣雁鳴湖鎮小店村芹菜種植大棚,青翠的葉子上掛滿水珠,一畦畦碧綠的芹菜清脆茁壯,從遠處看,像是鋪了一條綠色的“大地毯”。種植戶王彬正忙著查看芹菜長勢。
一畦西芹綠,十里飄菜香。“我種的是西芹,清脆甘甜、汁多味美、皮薄纖少、口感好,深受消費者喜愛。最近天氣好,芹菜生長很快,一天一個樣,這個棚里的西芹這幾天就要上市了。”王彬樂呵呵地說道。
王彬介紹,芹菜全身都是寶,營養又美味,具有降脂健胃、平肝降壓的功效,“芹菜還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吃起來口感清脆,可熱炒、涼拌、做湯,深受消費者青睞,不愁沒有市場。我這些芹菜基本上都是依托河南萬邦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往全國各地,一部分銷往城區的農貿市場。”
芹菜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大棚芹菜一年能種植兩茬,早茬10月種1月收。晚茬11月種,3月底收。王彬說:“我種植大棚芹菜已有18個年頭,從最初的3畝地3個棚,發展到現在的20畝地13個棚。近期芹菜行情不錯,每斤零售價近1塊錢。我這8棚芹菜,已經賣了3棚,收益4萬多塊錢。”大棚里的每項工作他都全身心投入,嘗試新品種、查看土壤干濕度、檢查大棚溫度、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周圍的農戶也上門來“取經”,王彬也是傾囊相授。
王彬種植芹菜只是當地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截至目前,小店村共有7個農戶參與到芹菜種植中來,全村的芹菜種植面積也達到了20畝。靠著種植大棚芹菜農戶們的“錢袋子”鼓了,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寬了。
“產業興則鄉村興。”雁鳴湖鎮鎮長李超彥表示,下一步,雁鳴湖鎮將持續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調整種植產業結構,采取“種植大戶+合作社+基地”的種植模式,培育特色種植產業,穩步推進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馬沂峰 通訊員 吳迪 梁亞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