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8點,明媚的陽光已照在警務室門頭上,略顯沉暗的大廳也亮起燈,前來辦事的群眾已在門口聚集。有第一次到警務室的外地客商說,剛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馬玉璞”是個地名,進去后才知道是社區女警的名字……為何一個警務室會以人名命名?讓我們看看新鄭市龍湖鎮社區民警馬玉璞與轄區4.1萬群眾的故事。
“私心”變“恒心”,一干就是7個年頭
屬馬的馬玉璞已入警25年,干過督察、控申等崗位,后來為了能兼顧家庭,就帶著那么點“私心”向領導提出去龍湖派出所。“無非是想著離家近點,下班后可以早點回去照顧倆孩子。”馬玉璞說。
2016年,馬玉璞來到龍湖派出所接管華南城警務室,1.3平方公里,人口4.1萬,流動人口3.5萬,并且包含鎮里的“核心區”——華南城商圈。尤其是華南城商圈,包含7個大型商館、4個精品區、1個物流園區,入駐商戶超過1萬家,日均人流量超過10萬,節假日可達20萬。
人流、物流、車流、信息流“四流”高度集中,流動人口多、矛盾糾紛多、警情案件多、維權事件多“四多”錯綜復雜……上崗后的馬玉璞才知道,雖然離家近了點,可根本沒時間回家,千頭萬緒的事情讓她很難準時準點下班,有時不得不住到所里,就這樣初來的那點“私心”被肩上的責任所磨滅。
從開始的不習慣甚至崩潰,到后來的習慣適應,再到現在的被溫暖感動、成就感滿滿,她說自己就像路邊那些花草,已在這里扎下根,而且越扎越深,就這樣馬玉璞安心守著這方天地一干就是7年,和新興的華南城市場一起成長,日復一日地做著平凡的基層警務工作。
一件件暖心事讓她逐步走入群眾心間
“剛來華南城時站在這些商城樓宇中間,我都蒙了,毫無經驗,感覺無從下手。”馬玉璞說那個時候和轄區群眾打交道還會臉紅,后來想著來都來了,硬著頭皮干吧,拿自己真心去換群眾真心唄。
2019年春節前夕,一工地工人因工資糾紛和開發商、承建方三方對峙。一方是急著要回血汗錢回家過年的外地工人,一方是辛苦施工一年的承建方,一方是已經付了大部分款的開發商,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難。
馬玉璞帶著輔警從上午開始調解,一直到傍晚天黑,各方仍態度強硬毫無轉機。馬玉璞到院子里冷靜兩分鐘后,進來再次把大家召集一起,反復重復一句話:“再難能有工人難嗎?要是他們拿不到工資就沒錢坐車回去,沒錢讓家人過好年,你們是這樣的情況嗎?”馬玉璞的話讓大家低頭不語。
“其實心里沒底,大家都挺難,但我不能辜負工人們的信任,我就想著他們要不給錢就耗到天亮!”終于,在馬玉璞的堅持下,次日凌晨4時,開發商同意在尾款里先墊付工人工資,矛盾得以妥善解決。當時外面滿天大霧,寒風凜冽,領到工資的工人們沒有離開,他們站在院子里等馬玉璞出來,給她深深鞠了一躬后才離去。
馬玉璞曾去給轄區一小區調解矛盾,上百戶業主因墻面裂縫和物業鬧得不可開交。第一次協商因為業主不滿意,竟然直接將馬玉璞轟了出來。
“作為一個當這么多年警察的女同志,第一次被群眾轟出來,我幾乎要崩潰,強忍著淚水在門口坐了半天。”馬玉璞說,冷靜下來后,決定再次進去,群眾不滿意說明工作沒做到家。“如果就這樣走了,證明我徹底失敗,以后哪還有臉在轄區開展工作!”看似柔弱的馬玉璞骨子里有股子韌勁和拗勁,她再次推門而入,馬玉璞鎮定自若,從法理、道理、情理去和雙方談。直到第五輪協商,雙方才達成一致。看到雙方握手言和,馬玉璞卻流淚了。這淚水有委屈,有辛酸,更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和欣慰。
后來,那個帶頭起哄讓馬玉璞出去的業主還專門登門道歉。馬玉璞經常給警務室的同事講,做社區警務工作,群眾基礎最重要,只要你真心為群眾利益著想,他們最終一定會認可你,只要你平時心里裝著大家,大家才不會拿你當外人。
? ? 誰家有糾紛,誰家有困難,誰家的證件辦好了,甚至誰家兩口子吵架鬧矛盾,她都記著,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空檔,把每件事都辦的妥妥當當…… 就這樣馬玉璞用一件件暖心事走入群眾心間。
展巾幗風姿,守護一方平安
和馬玉璞接觸多了,發現她平時說話輕聲細語,可一旦到了工作上跟換個人似的。“抓捕時,她那種勇猛和死磕到底的精神頭,讓男同事都服氣。”龍湖派出所教導員密偉說。
2020年12月的一天,馬玉璞和同事在轄區摸排一起涉黃案件時,涉案嫌疑人突然駕車逃竄。馬玉璞隨即開車緊追,最終將嫌疑人逼到轄區錦藝城小區停車場。但嫌疑人仍負隅頑抗。緊要關頭,馬玉璞跳下車,站在嫌疑人車輛前,用身體擋住對方車頭。只見嫌疑人狠踩油門,一副要撞上去的架勢,想以此嚇退她。但馬玉璞一動不動,用眼睛死死盯著嫌疑人。雙方僵持5分鐘后,嫌疑人放棄抵抗,熄火下車。
當時一幕讓前來增援的男同事目瞪口呆:“玉璞膽子可真大,要是他喪失理智沖出去,后果不敢設想!”“沒想那么多,那會兒就一個念頭,一定要抓住他,不能讓他跑了!”馬玉璞說。
公安工作說到底就是打防犯罪、守護平安,馬玉璞深深明白這一點,除了打擊上有一套,在防范上她同樣敢于創新,給轄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平安。從來到華南城的第一天起,馬玉璞就開始在各個商場出入口和各個路口實地查看。“人防是基礎,技防是關鍵,這么多人流物流,技防設施必須全部覆蓋無死角。”在馬玉璞的牽頭和努力下,華南城整個區域先后加裝視頻探頭2000余個。
今年以來,馬玉璞已經通過這些系統抓獲兩名網上逃犯。技防到位,就看人防。為此,馬玉璞摸索出警務室與華南城警企合作模式,整合物管、保安1000余人,組成了社區警務安防的“大團隊”。
警務室可根據轄區治安動態調度各個區域聯動,也可針對案件高發區域組織巡防,開展“專項”治理。“無論多么先進的措施和手段,最終還得看落實,落實不到位全是擺設。”馬玉璞說,為此她總是一遍一遍地去實地查看,去了解情況,確保轄區平安。
“馬玉璞警務室”是信任也是鞭策
7年來,馬玉璞先后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1100余件,走訪幫扶困難家庭500余次,化解矛盾糾紛1500余起,發現各類違法犯罪線索200余件,偵破治安案件1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0余人。
“有困難找馬玉璞”已成了大家遇到問題的習慣,“慢慢地,好像大家一說起警務室就會說去馬玉璞那吧,馬玉璞警務室也就叫開了。”后來,在領導支持下,“華南城警務室”干脆更名為“馬玉璞警務室”。
“這是壓力,名字寫那么大掛門口,要是不能給群眾服務好,看到那幾個字我會無地自容。”談起以自己命名的警務室,馬玉璞說,這是信任也是鞭策,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做的更好。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玉東/文? 周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