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餓了嗎?你身邊有沒有饞米線這一口的?飯點來了,安排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線,滑溜筋道的細白米線、香噴噴的糊蔥花,夾雜著濃郁古老的麻醬味兒……一碗地道的、獨具南陽特色的米線——“宛禾米線”引人垂涎。
麻醬米線,南陽人戒不掉的“癮”
南陽,古稱宛都,綿三山而帶群湖,枕伏牛而蹬漢江。南陽人飲食偏好咸香,一碗醇香順滑的細米線,是眾多南陽人心中的美食。
睡眼惺忪的早晨,或饑腸轆轆的晌午,抑或倍感寒冷的夜晚,一碗冒著騰騰熱氣、爽口嫩滑的米線,伴著芝麻醬的醇香,卷著焦香酥脆的花生米,加上韭菜段,一口下肚,總能將全身的細胞瞬間激活。這種專屬的味蕾記憶,便是南陽人特有的“米線情結”,一種特有的風味,一種溫暖的味道,一種生活的滋養。
追溯南陽人愛吃米線、愛吃麻醬米線的歷史與淵源,與芝麻、油坊、粉絲密不可分,書中早有記載——
《南陽府南陽縣戶口地土物產畜牧表圖說》中記載:“境內土產出境者,以黃豆、芝麻為大宗。緣湖北不產,油、糧故行銷漢口特暢……”
《南陽市志》中記載,南陽有著廣泛種植芝麻的歷史,早在民國,南陽就有著專門加工芝麻的油坊。南陽人也有自制豆腐、粉條(米線)的習慣,多為自食或送親友,多余部分到市場銷售。1954年,南陽豆制品加工業成立“粉絲互助組”,進行出口粉絲(米線)訂單的生產;1959年,南陽成立“南陽市商業局粉絲加工廠”……
許多人認為,民國時期南陽就有了米線,都說“麻醬米線緣起南陽”。
光陰流轉之中,米線成為一代代南陽人的飲食習慣。延續至今的米線門店里,彌漫的香味、吃米線時大快朵頤的“哧溜”聲,更是一代代南陽人戒不掉的“癮”。
“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家門口米線店那熱氣騰騰、伴著芝麻醬和蔥花香的米線,是我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道。”
“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到冬日清晨,我都會鉆進米線鋪子,一大碗吃完,直到放學手腳都是暖暖的。”
“我是吃著南陽米線長大的,直到現在,每周還是要去吃幾次。”
“遠在他鄉,最令我魂牽夢縈的美食就是那碗雞湯麻醬米線。”
…………
許久以來,這種味覺、嗅覺、感覺的享受與沉醉,已沉淀為獨特地道的南陽味道。這種濃郁的味道,對于遠在他鄉的南陽人,則是鄉愁鄉情。
“讓所有身在異鄉的南陽人都能吃到家鄉地道的米線。”南陽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范祥介紹說,“現在正逐步實現這一夢想,方便速食‘宛禾米線’系列產品,還原了傳統門店米線的老味道,目前已走向世界各地,滿足了更多人舌尖上的需求,讓更多人品到地道南陽味兒。”
宛禾,悠久南陽米線的傳承
帶著對家鄉味道的眷戀,懷揣著傳承弘揚家鄉美食的夢想,宛禾香食品創始人范祥開始了對南陽特色米線、南陽麻醬米線孜孜不倦的探索與追求。
“我要讓所有身在異鄉的南陽人都吃到家鄉的米線,讓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都品嘗到這份地道的南陽味兒,吃上傳統的河南南陽米線。”帶著堅定的信念、美好的心愿,范祥于2005年南下鄂湘、北上晉冀、東進魯蘇、西奔新疆、遠赴云滇,集眾家之長,向米線行業的高手請教,與優秀的企業交流,對南陽的細米線進行研究優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范祥的第一家“小眼米線”店開業,主營具有南陽特色的麻醬米線,古法精制,地道老味口碑相傳。2017年,“小眼米線”開始開設加盟店,讓更多南陽人吃到了真材實料的地道南陽味兒。目前,加盟店已有100余家。
帶著情懷與初心,在經營門店的同時,范祥積極響應國家“建設優質糧食工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于2019年成立南陽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主營米線產品的研發、生產與加工。
公司緣何名為“宛禾”?“宛”,為南陽的簡稱;“禾”,上部如沉甸甸的谷穗,重垂一筆,中部像葉,昂揚向上綻放光芒,下部為根,即故鄉。細微之處流露出企業家對家鄉的情感,對南陽文化的尊重。
門店以“現熬雞湯,淋上麻醬味更香”為主旨,重點銷售南陽傳統的麻醬米線,特色風味和親民的價格被越來越多的食客追捧和喜愛。一把糊蔥花,一勺香麻醬,比例恰當的海帶絲與花生碎,淋上熬得金黃的濃雞湯,就著酥脆的花生米,一口下去,地道的南陽味兒吸引著每一個南陽人。每天一到就餐時間,店內座無虛席,回頭客更是絡繹不絕。
筋道爽滑的米線吸飽鮮美的雞湯汁,香味四溢,將特制的芝麻醬和糊蔥花攪拌開來,一筷子挑起,且需夾得緊些,否則米線一溜兒便滑了出去,隨著“哧溜”一聲,掛著濃郁湯汁與醬料的米線爽滑入口,就著酥脆的花生米,濃郁的芝麻醬香、糊蔥花味和清新的米線香瞬間打開味蕾,配上一口濃湯,美味不可言表。
此情此景,不僅在傳統的米線店鋪上演,也隨著“宛禾米線”走向世界,在不同的國家出現。
如今,宛禾香食品在以質量為生命線的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前進導向,以產品創新帶動企業發展,除現有米線生產工廠、以“宛禾米線”為主弘揚南陽特色麻醬米線的產業布局外,另承接餐企米線定制、OEM代工生產,支持預約訂單、大宗團購、企事業單位福利定制等業務,為整個米線行業注入活力,提供高品質的米線保證。
好米好水,制作出品質“宛禾米線”
以“生產品質好米線”為生產理念,范祥帶領全體員工以生產營養、健康、安全的放心食品為目標,以行動踐行“用心做好每一根米線”的承諾,公司上下凝心聚力,以匠心堅守,聚人間美味。
首把原料關。該公司出廠的米線主要原料均來自魚米之鄉洞庭湖區的桂朝大米、南水北調涵養地的黃金水源。南水北調源起南陽丹江,宛禾香食品利用南水北調中線涵養地和全國重要的核心水源區南陽市的地理位置優勢,為品質好米線的生產加工提供優質的水資源保證。
在這里,全線米線產品都要歷經15道工序嚴格把關。大米在經過3遍清洗后,用來自南水北調的優質水源浸泡6小時以上,再次清洗,分級碾磨,采用輕磨精碾的工藝,更多保留大米中的營養。歷經121℃高溫滅菌,342次研磨,螺旋快速擠壓后致米線初步成型。然后經過8至12個小時的“老化”,利用低溫進行8到10個小時的烘干,“由內而外”排出水分,使得米線干燥均勻,成型更好。烘干后,再經過質檢、切粉、包裝、運輸等多道工序,最終送到千家萬戶的每一位消費者手中。
“要‘出圈’首先靠的是‘破壁’。”范祥介紹說,南陽米線在本地認可度很高,但以前只局限于現煮堂食的形式。2020年起,已經營了20多家傳統米線店的范祥,與兩位合伙人推出包裝型方便米線并主攻電商銷售,開辟出了一條“新賽道”。
“細米線配麻醬,這就是南陽米線。”用雞湯熬制的細米線澆上芝麻醬,輔之以糊蔥花、海帶絲、炸花生,這樣的一碗米線,南陽人熟悉又喜愛。在研發“宛禾米線”的過程中,范祥等人精準抓住南陽米線的突出特點,通過湯包、料包的豐富搭配打響了“麻醬米線”這個新品類。
通過對現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飲食特點等洞察,結合互聯網時代“一人食”“方便速食”等概念,范祥與合作伙伴共同創立“宛禾米線”品牌,將堂食的雞湯麻醬米線與現代先進工藝相結合,研究開發了“宛禾經典麻醬米線”袋裝和桶裝。這一行動,讓范祥距離“把地方特色味道傳遞給世界各地每一位熱愛美食的人”的夢想愈來愈近。
速食米線,還原了地道家鄉味兒,采用堂食配比、上等輔料,味美量足。以“宛禾麻醬米線”為例,產品以芝麻醬為核心主打,內含1包米線、8種配料,麻醬包、糊蔥花油包、粉料包、花生包、辣椒油包、醋包、蔬菜包、海帶包均經過嚴格選材,品質上乘、料多量足。其中,核心配料麻醬包,依據南陽傳統風味特別調制,醇香厚重,地道還原堂食味道;南陽特色糊蔥花,蔥油入味提香,非常好吃;粉料包由老母雞湯純正熬制,先進工藝提取,料香味美。干米線為自有工廠嚴格制作,高溫熟化,非油炸,潔白晶瑩,米香純正,口感細膩爽滑,不僅讓人唇齒間享受到美味,還給身體帶來營養。就連外包裝也以“河南美食地圖”為藍本,每一處都體現著對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的尊重與弘揚。地道南陽味兒,“宛禾米線”從內到外,擦亮南陽米線的文化底色,從每一處帶你領略地道的南陽味道。
宛禾基于“麻醬米線+”戰略,用“麻醬”賦能整個米線行業,創新麻醬米線品類,既弘揚了南陽悠久深厚的麻醬米線文化,也豐富了宛禾現階段的產品線布局。當前接連推出的麻醬拌米線、沖泡型麻醬米線、麻醬米線青春版(以學生時代吃米線的經歷,深度還原南陽人吃麻醬米線的習慣)、雞絲麻醬米線等多種麻醬米線,滿足了更多人的飲食需求。
“產品一個比一個實在,配料一個比一個豐富,味道一個比一個‘中’!”消費者的熱評,反映出了大家對麻醬米線的喜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樊無敵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