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托關系”找工作,誰知……

          2023-07-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每年6月、7月是畢業季,也是求職高峰期,為讓自家孩子有個好工作,家長也是“操碎心”,四處“托關系、找門路”。殊不知,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準這一點,悄悄布下“詐騙陷阱”。今天,記者帶你看一起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希望能給你提個醒。

          2021年8月,周某與郭某在外聚餐,在酒桌上談及孩子就業問題,周某聲稱自己認識政府各部門領導,有能力安排編制工作,郭某的侄子和外甥都畢業后沒有工作,便想通過周某為其安排。之后,周某便以需要“活動”為由,先后騙取郭某19萬元。其間,郭某親戚尚某聽說,便也委托周某為其兒子“活動”找個工作。周某以同樣理由,騙取尚某6.9萬元。實際上,周某根本沒有能力安排相關工作,所騙錢財也用于個人花銷。除此之外,經調查,周某還以能低價購買回遷安置房為由,詐騙他人33萬余元,以有門路能要回欠款為由,詐騙他人3萬元。

          近日,經許昌市魏都區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8萬元,并責令退賠各被害人經濟損失。

          辦案法官在此提醒,切勿相信他人能動用關系幫忙找工作這種套路,不要相信“有門路”等說辭,尤其是對以“活動關系”為借口伸手要錢的行為要尤其警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宋帆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