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取內外科所長,滿足群眾需求 |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以更好的技術服務臨床

          2023-07-2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腦卒中俗稱中風,包括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腦出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0%-80%。腦卒中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且呈現逐漸年輕化的態勢,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采用微創介入技術治療腦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給眾多腦血管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生的希望。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副主任醫師劉俊中表示,在腦血管疾病領域,微創介入的出現,符合社會和疾病譜發展規律,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微創的介入治療取神經內外科之所長,不吃藥、不開刀、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可以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一個米粒大的小孔

          解決腦血管疾病

          急性腦梗塞是指腦供血動脈突然中斷后導致的腦組織壞死,通常由于供應腦部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致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或中斷而發病。劉俊中說,傳統的內科手段治療急性腦梗塞,大部分患者都會留下偏癱、肢體功能受限等后遺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的優勢就在于,針對急性的以及慢性的病因明確的腦血管疾病,從病因病根上進行治療,“腦梗就是腦血管堵住了、狹窄了,我們采用微創介入技術,只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股動脈,通過一個米粒大小的孔進入導絲,把堵住的血栓拉出來,使血管暢通,狹窄的放支架擴張,讓血流順利通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針對急性腦出血,微創介入治療的重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內動脈瘤破裂。通俗地講,顱內動脈瘤就是腦血管鼓了個包,雖然流行病學文獻數據顯示,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概率只有1%-7%,但一旦破裂致死率卻很高,“顱內動脈瘤第一次破裂的死亡率是30%,第二次破裂死亡率高達60%-70%”,所以,顱內動脈瘤是一種風險極高的疾病。劉俊中表示,在神經介入專業發展起來之前,神經內科對這個病是沒辦法治療的,而神經外科需要開顱手術,且有些顱內動脈瘤生長的部位,即使開顱也無法看到和探及,“但微創介入技術是通過人自身的血管管道治療,在高精度儀器的監測下抵達病灶,大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就能修復血管,解決問題,把這種疾病極高的致死率降下來,可謂力挽狂瀾。”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來說,預防的價值大于治療,而在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方面,微創介入技術也比神經內科和外科都有特別的優勢。劉俊中說,“在腦血管已經狹窄但尚未堵塞時,顱內動脈瘤已經形成但尚未破裂時,采用微創介入技術擴張和修復血管,消除風險和隱患,就是徹底的預防”。

          逐年高發并呈年輕化態勢

          腦梗塞防治意義重大

          上世紀90年代末,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引進神經介入技術治療腦血管疾病,迄今已開展介入手術15000余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疾病譜也產生了變化,腦梗塞逐年高發,并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態勢。劉俊中說,科室每年接診的三四百例病例中,不僅40余歲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很常見,甚至18歲、20余歲的患者也屢見不鮮,“我們救治的病人,大部分都能正常回歸社會,從這種意義上講,每挽救一個人,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甚至數個家庭”。

          2019年,劉俊中曾經救治過一位27歲的急性腦梗塞患者。“患者入院時已經危在旦夕,一旁哭哭啼啼的妻子還懷著六七個月的身孕”,經過緊急微創介入治療,成功取出血栓,打通血管。在治療的過程中,又證實這位患者是由于心臟病引起的腦梗。經多方會診,又轉入相關科室接受了心臟微創手術,最終徹底痊愈出院。“現在我們還對這位患者定期隨訪,當時懷著的孩子已經三四歲了,一家人過得很好。如果當時這個患者沒搶救過來,后果不堪設想。”

          近年來,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還接診過多例18-20余歲的腦梗患者,多為在校女大學生。劉俊中表示,這些年輕女孩突發腦梗塞,一部分原因是生活不規律,天天刷手機點外賣,活動量很少,加上一部分人有先心病,另外一些有靜脈血栓,“這些有靜脈血栓的女孩,大部分長期服用治療痛經、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藥物,靜脈血栓的產生可能與藥物的副作用有關。”

          在治療腦血管疾病之外,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還可以解決與之相關的后遺癥。“比如有些患者腦梗塞之外,還有糖尿病、高血壓,有些患者合并大血管病變,有些患者腎臟血管狹窄,血壓高到藥物無法控制,有些患者腿部血管狹窄,我們都可以通過微創介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技術精湛

          首批掛牌“國家級腦卒中適宜技術培訓基地”

          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介于神經內科和外科之間,以影像診斷與治療為基礎,劉俊中說,上世紀90年代末,介入科老主任和現任主任分赴上海和廣州學習介入技術,1999年即在院內全面開展,大力推廣。到2003之后,微創介入技術已經相當成熟,2006年,介入專業單獨成科。2015年,全球對腦血管疾病的關注和防治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神經介入技術也得以飛速發展。借助這股東風,介入科在2016年進行了精細的亞專業分工,神經介入專業直接瞄準腦血管疾病的防治。2018年,醫院設置了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

          自2015年起,國家衛健委就對全國開展神經介入技術的醫院進行質控,首批參與質控的醫院全國約有100多家,目前已經擴大到600多家,劉俊中表示,自從被納入質控體系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的神經介入質控排名最高為全國第二,最低也在前50位,平均排名在全國前十幾位。在這個基礎上,2020年10月26日,神經介入、腫瘤綜合介入病區迎來了意義非凡的時刻——國家腦防委授予的“國家級腦卒中適宜技術培訓基地”掛牌。這塊牌子意味著,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對開展神經介入技術醫院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師資培訓。劉俊中說,“我們是首批掛牌的培訓基地,在全國范圍內,首批掛牌的醫院只有60余家,這是對我們技術與實力的認可。”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通訊員? 陳亞平


          分享到: 編輯:白賀 統籌:劉書芝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