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產業要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引領需求,以有效需求牽引供給,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再通過文化創新、科學技術等方式為旅游業注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9月4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向記者談起旅游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時開宗明義。
“我們希望旅游業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文明包容是我們旅游業發展的方向,更是全球旅游治理的理想目標和共同價值。”戴斌認為,我們需要通過旅游的發展展現一個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更要展現昭示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新文化。
戴斌還講述了在9月3日舉行的“河南之夜”旅游推介活動中令他感動的一幕。“當那么多少年兒童齊聲高唱《友誼地久天長》時,我覺得世界是相統一的。我還收到一位同學手繪的‘大玉米’,這樣的場景不僅讓我們看到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更能看到年輕人對世界的一種向往和包容。”
站在全新的發展階段,國內旅游業該如何提速發展?在戴斌看來,共建疫后旅游新格局是我們的首要工作。他認為,中國正在加速回歸世界旅游體系,應當穩步開放入出境旅游市場,實施更加便捷的政策戰略。他還建議,中國應當用好平臺,創設新的旅游合作機制;立足國內旅游大市場、統籌入境出境旅游市場,讓世界來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讓世界各國的旅游發展先進理念來與中國的旅游發展實踐相互借鑒與交流。
“我希望更多游客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過程中不斷提升我們的素質,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從而穩步實現世界旅游共同體發展。”在展望世界旅游業未來發展時,戴斌充滿信心地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覃巖峰 秦華 成燕 郭韜略/文 馬健 李焱 徐宗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