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國男足兩支國字號隊伍同時出擊,在聯賽的間歇期給球迷送上了一個難得的“足球周末”,但無論是1:1戰平馬來西亞的國家隊,還是2:1絕殺印度的國奧隊,交出的答卷都難以讓人滿意。兩支成年隊帶來的“驚嚇”將之前U15隊在東亞足聯錦標賽上戰勝日本隊奪冠而制造的驚喜大大沖淡。
國足“配不上”勝利
國家隊選擇馬來西亞隊作為熱身賽對手,顯然是有針對性的。通常在大賽來臨之前都會選擇較弱的對手熱身,以尋找勝利的感覺,為隊員樹立信心,而中國隊接下來的世界杯預選賽第一個對手就是泰國隊,同為東南亞球隊,馬來西亞與其球風相近。
有過輸泰國、輸越南的歷史,也有“接下來還不知道輸誰”的預期,所以中國球迷并沒有真就把馬來西亞當成一支“弱隊”,但即便這樣,比賽過程依然出乎人們意料。開場不到兩分鐘,馬來西亞就敲開了中國隊的大門,雖然這個進球因為越位被吹無效,但對手快速靈巧的風格和犀利的反擊已經完全顯現,然而這并沒有讓國腳們警醒,8分鐘后,馬來西亞如法炮制,再次利用反擊攻破了顏駿凌把守的大門。中國隊只是在第36分鐘由林良銘將比分扳平,但隨后盡管占有優勢,卻再難進球,最終堪堪“逼平”馬來西亞。
在啟用了蔣光太、艾克森等歸化球員的情況下,中國隊本場比賽攻擊無力、防守渙散,也沒有體現出強烈的求勝欲望,以至于成都鳳凰山球場的球迷用噓聲和“退錢”來表達對時隔30年重回成都的這支球隊的“歡迎”。賽后主教練揚科維奇坦言“我們配不上勝利”,并表示自己“承擔球迷所有的噓聲”。敢于擔責的態度固然值得贊賞,只是國足這樣的表現持續下去,揚科維奇面對的就不只是噓聲了。在世界杯預選賽首階段與韓國、泰國分在一組的中國隊,只有戰勝泰國才有可能進入小組前兩名,拿到第二階段的入場券。兩個月后的11月16日,他們就將客場挑戰泰國隊,這又將是一場“生死戰”,以對陣馬來西亞時的表現,在面對“東南亞霸主”泰國隊時,又有多大把握呢?下屆世界杯將擴軍,亞洲區的名額也將有所增加,但以目前的狀態看,這些增加的名額真的和國足有關系嗎?
國奧只有等待
相比老大哥,同時比賽的國奧隊的表現算得上“差強人意”,他們在大連梭魚灣足球場2:1戰勝了印度隊。最后時刻先被絕平又實現的絕殺的劇情足夠戲劇性,乃比江的進球也足夠精彩,球隊的慶祝場面也足夠熱血,但這都掩蓋不了事實的蒼白:這樣的結果與預期相去甚遠,中國隊出局的風險也非常大。
對于印度隊的定位,外界也普遍認為是“弱隊”。因為賽程的原因,中國隊必須在同印度隊的比賽中盡可能多地取得凈勝球,才能讓自己的處境盡量主動。然而,無論是印度在防守端的表現,還是中國隊的自身進攻質量,都證明,這并不是一支可以任我們予取予求的魚腩部隊。如果不是乃比江關鍵時刻的進球為球隊“續命”,國奧隊就已經提前出局了。
這場比賽之后,這個小組的形勢已經趨于明朗:只要阿聯酋在隨后的比賽中凈勝印度隊兩個以上,中國隊就無緣小組第一。實力相對占優,又通過中印之戰對對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還因為第二輪輪空多了幾天休息時間,阿聯酋要實現目標并不難。而積4分僅有1個凈勝球的中國隊在和其他10個小組的第二對比成績的時候,也談不上太多優勢,但凡有4個小組第二的積分達到4分且凈勝球大于1,中國隊就無法晉級下一階段,“巴黎夢”也就徹底破碎 。
賽后有評論非常精準:要想晉級,中國隊需要“全亞洲幫忙”。而已經提前結束比賽的中國隊現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等待全亞洲幫忙的“奇跡”出現。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郭韜略 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