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作為第六屆中國(鄭州)國際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暨2023金剛石產業大會的分會場活動之一,“金剛石制品與航空航天先進應用技術”論壇在鄭州舉行,來自不同高校的專家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出發,分享有關金剛石行業的先進應用技術,展望行業未來。
“金剛石制品與航空航天先進應用技術”論壇現場。焦林 攝
大連理工大學的高航教授主要從事先進難加工材料和復合材料的精密加工技術與自動化制造裝備技術研究及應用,他在現場作了《高性能零件磨粒流精密光整加工技術及其應用》的主題報告。他認為,通過系統的、全面的工藝試驗和理論分析,才能用創新的思維改進傳統工藝,使其煥發新的活力,而實現磨拋加工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無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九華教授主要從事高性能切/磨削技術,抗疲勞制造技術、高效復合加工技術和自適應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場他向大家介紹了多種釬焊砂輪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具體應用。
“金剛石制品與航空航天先進應用技術”論壇現場。焦林 攝
在《高溫合金復雜葉片超硬磨料柔性拋光技術》主題報告中,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藺小軍教授介紹,高溫合金是指在600°C以上的工作溫度下有足夠的高溫強度和抗腐蝕能力,而且能在持久受力情況下工作的結構合金材料。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王奔教授主要研究面向新一代飛機及航空發動機關鍵結構件,聚焦復合材料、鈦合金、高溫合金等航空難加工材料的先進制造工藝關鍵技術,他的報告主題為《微量潤滑輔助磨削陶瓷基復合材料的材料去除機理》。
9月19日,“金剛石制品與航空航天先進應用技術”論壇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奔發言。 焦林 攝
“聽完這場論壇,印證了我們的學習方向,拓寬了我們的研究視野,值得我們好好消化。”來自河南工業大學的幾位研究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