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鄭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市出臺的首部地方消防法規,《鄭州市消防條例》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立足我市消防工作實際,聚焦治理痛點難點,堅持問題導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對推進我市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鼓勵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志愿消防隊
《條例》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鄉鎮專職消防隊,按照標準配備消防裝備,承擔火災撲救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按照規定建立志愿消防隊,開展群眾性自防自救工作,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并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單位消防安全職責,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并根據需要建立專職消防隊或者志愿消防隊,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進消防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實行全時段、可視化的消防安全監測、評估和預警。
這些建筑和場所禁止住宿
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建筑,具有火災危險的廠房、倉庫、集貿市場、商場和公共娛樂場所,地下建筑內設置的生產、儲存、經營場所,法律、法規及消防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建筑和場所均禁止住宿。
另外,生產、儲存、經營場所不得違規使用易燃、可燃夾芯材料彩鋼板作為建筑材料。
人員密集場所的室內裝修、裝飾,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使用不燃、難燃材料。
冷鏈生產、儲存企業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做保溫層。
農家樂、民宿等應當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農家樂、民宿等農村經營場所,應當配備滅火器、手電、逃生用口罩或者自救呼吸器等消防器材,按照規定設置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或者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保持完好有效。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樓梯間設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安裝應急照明設施。不得在客房內使用明火加熱、取暖;在其他場所使用明火的,應當設置單獨區域,并遠離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地和柴草、飼草、農作物等可燃物堆放地,以及車輛停放區域。
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制訂應急疏散預案
人員密集場所應當按照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在明顯位置設置疏散示意圖等,向公眾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方法。
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弱的現狀,《條例》規定,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轄區內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進行登記,協助開展針對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幫扶。
醫院、社會福利機構、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等單位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含火災發生時保護病人、老人、殘疾人、學生、嬰幼兒的相應措施。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及其包房內應當設置聲音或者視像警報,在火災發生初期及時播送火災警報,引導人員安全疏散。
禁止在公眾聚集場所存放或者使用煙花爆竹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危險品。
鼓勵安裝管控系統禁止電動自行車進電梯
多家企業合用同一建筑物的,應當確定專門人員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等進行統一管理。
社會福利機構、醫養結合場所、學校、幼兒園等場所,禁止在宿舍、起居室吸煙、使用明火,禁止在外窗、陽臺等部位設置影響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設置安全防護網的,應當留有消防應急逃生窗口。
居民住宅區規劃、建設電動車輛集中充電設施,應當符合消防、用電等安全技術標準。集中充電場所設置在建筑內的,應當與該建筑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設置單獨的防火分區和警示標識,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
鼓勵住宅區安裝智能管控系統等禁止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的設施。
禁止在住宅建筑的公共走道、安全出口、樓梯間、門廳停放電動車輛或者為其充電。禁止私拉亂接電線充電。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救援水平
《條例》要求各級政府應當統籌抓好消防工作,將消防工作納入基層網格化治理體系。各級政府要根據需要按標準建設消防站或者小型消防站,配備特種車輛(艇)、器材和裝備,用于石油化工企業、高層及地下建筑等特殊企業和特殊地域的火災撲救和災害處置,建立專業的消防隊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火災預防、撲救和應急救援水平。
掃碼看條例全文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袁帥 汪永森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